大皖新聞訊 2個月大的女嬰喝奶量急劇減少,但肚子卻脹如氣球,這是怎么回事?11月12日,記者從安徽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 復旦兒科安徽醫院)了解到,患兒因經常便秘、腹脹明顯就診該院新生兒外科,后經檢查診斷為先天性巨結腸。
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解決“腹脹”難題
據悉,患兒出生24小時胎便未解,經常便秘,日常需借助開塞露或棉簽刺激排便,但腹脹問題一直未得到緩解,家人帶其輾轉多院求醫無果后,于近日就診安徽省兒童醫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 復旦兒科安徽醫院)新生兒外科。
入院后,通過病史、體檢和結腸造影檢查,患兒被診斷為“先天性巨結腸”。在經過10天的巨結腸回流灌腸排出大量陳舊大便后,患兒腹脹癥狀完全緩解,為后續手術實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隨后經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評估,新生兒外科專家團隊對患兒施行達芬奇機器人輔助腹腔鏡下巨結腸根治手術。記者了解到,寶寶術后恢復良好,目前已可自行排便。
系常見消化道發育畸形,好發于男童
“先天性巨結腸在消化道發育畸形中位居第2位,男孩更易發病?!卑不帐和t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 復旦兒科安徽醫院)新生兒外科主任醫師左偉介紹,先天性巨結腸由腸神經節細胞缺如引起,多發生在乙狀結腸、直腸。
由于病變腸管因缺乏神經節細胞而持續痙攣,無法像正常腸道一樣蠕動,患兒糞便無法排出體外,容易導致病變近端腸管嚴重擴張,還易引發小腸結腸炎等嚴重并發癥,影響患兒生長發育。左偉提醒,若不及時治療,患兒極度擴張的腸管可能發生腸穿孔,甚至導致死亡。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見習記者 張婉馨 實習生 劉園園 通訊員 何晴晴 黃曄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