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這幾天,途經蚌埠市禹會區淮河路新船塘紅色茶館的市民,會發現門前的一輛三輪車上擺放著一袋袋紅薯,紅薯旁有塊無人售貨的標牌。大皖新聞11日探訪得知,無人售賣的紅薯來自于一個困難家庭,路人的購買傳遞著一份愛心與溫暖。
11月11日中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新船塘社區紅色茶館門前,可以看到門前的樹下有一部三輪車上,車上擺滿了分裝好的一袋袋紅薯,旁邊的一個標牌有“無人售貨,紅薯,每袋五元”的文字。沒有售貨員,沒有叫賣聲,只有擺放整齊的紅薯和旁邊醒目的二維碼。過往的行人只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帶走一袋紅薯。在記者停車觀察的半小時內,有多名路人圍觀后駐足后,用手機掃碼,取走一袋。
楊振國是這里紅色茶館的發起人之一,他向大皖新聞記者表示:這些紅薯來自淮上區一個遭遇困難的呂姓農村家庭,老兩口的兒子今年初離世,兒媳婦帶著孩子打工為生。由于家中的紅薯銷量不佳,陷入困境。楊振國和茶館的李緒、呂宗運一起商量后,便用三輪車拉來了紅薯,以成本價5元的價格對外“代售”。從11月6日截止記者發稿,他們已經售出了近百袋,其中,有的顧客還自發多買,一位陳姓先生一次性購買了10袋,并且說還會再來。“無人售賣至今,還真的沒有跑丟一袋貨,大家還都是很誠信的,快賣完了,等兩天就可以再去拉一車了”。
采訪中,大皖新聞記者感受到,無人售賣這種方式,不僅是一種簡單的交易,更是一份愛心接力,既解決了農戶紅薯銷售的難題,又讓購買者都成為了愛心傳遞者。人們在享受紅薯香甜的同時,也為這個困難家庭送去了希望,讓這個城市在冬天里有了溫情與善意。
在蚌埠新船塘紅色茶館門前,這樣一道溫暖人心的風景線還在繼續。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