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白羽鵝作為中國市場上通用的鵝苗品種,推廣的市場空間較大,放眼全球,90%以上的鵝產業都集中在中國。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品質的種鵝和商品鵝成為“朝陽產業”。
如何養好鵝?養出品質優良的鵝?近日,“政協江淮行”采訪團記者們走進了蚌埠市華信禽業有限公司,探尋這里特色養鵝的奧秘。
華信禽業廠房內,工作人員正在給鵝苗接種疫苗。
蚌埠市華信禽業有限公司位于龍子湖區李樓鄉,始建于1987年,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集白鵝育種研發、鵝苗孵化、合同放養、屠宰回收、食品加工為一體的綜合性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一條年孵化量1500萬只鵝苗的全自動孵化生產線。為了更好地帶動產業發展,華信禽業先后帶動了4000余戶從事白鵝養殖,蚌埠本地區帶動約600戶,通過建平臺、握趨勢、共發展的理念帶動農戶白鵝養殖致富,引領地方品牌崛起,打造全國鵝產業的頭部企業。
在這背后,離不開政協委員的“功勞”。 2022年,龍子湖區政協推出“委員科技行”活動,為華信禽業與安徽科技學院華金玲教授團隊“牽線搭橋”,助力華信禽業進行科學養殖,并成立生產養殖示范基地,推廣高效飼養技術、開展新品系選育?!拔覀凒Z產業品種較亂,生產性能下降,在華院長和葉博士整個專家團隊的努力下,我們研發出了新的品種‘皖江白鵝’,在生產性能上提高了10%~20%,無論是產肉、產蛋、產絨還是市場銷售價位,都提高了相應的產值?!比A信禽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國光介紹。
從原種飼養到雜交配套系全面推廣,鵝品種的創新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過。優良品種能夠更好地帶動生產效益,華信禽業還與安徽科技學院共同建設鵝基因庫,針對不同氣候及不同市場的需求培育成“皖江白鵝”快羽型和“皖江白鵝”慢羽型兩個系列,使得種鵝年產蛋率、種蛋受精率、出殼率、肉鵝生長速度、出欄整齊度、肉品質有較大提升。
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學院副院長華金玲在學院內分管科研工作,同時她也是一名蚌埠市龍子湖區政協常委,在開展政協工作的時候,利用學院專長,為企業引智、引才,讓博士團隊入駐企業開展科研攻關。“我們與華信禽業開展了省重點研發項目,重點圍繞種鵝‘種業芯片’開展聯合攻關,培育新品系?!比A金玲表示,目前已經與企業共建科研平臺,獲批蚌埠市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積極帶動周邊養殖戶參與養殖,建立了約40家良種繁育基地。目前校企合作成果顯著,在市場有著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委員科技行’活動就是為了助力企業科研攻關、產學融合、人才招聘,組織政協委員深入轄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農村、社區開展對接、搭建平臺,豐富履職實踐和協商成果轉化。”龍子湖區政協黨組主席廖萬紅介紹。自活動開展以來,取得國家發明專利8項和國際專利1項,省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示范基地1個,安徽農業科技推廣獎1項,現有科技攻關型工作站1個、心理咨詢工作站1個、名醫工作站1個、法律工作站1個。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攝影報道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