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9歲開始教書育人,28年來一直扎根農村,輾轉七所小學和教學點,他不忘初心,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悉心守護農村兒童夢想,用愛和責任托起了鄉村孩子的未來。今年教師節期間,他獲評“全國優秀教師”,他就是來自蕪湖市繁昌區新港鎮中心小學的數學教師汪洋。
“從小我就向往成為一名教師”
汪洋之所以能夠成為一位教師,和他的家庭以及自身的成長經歷有很大關系。
汪洋1977年出生在蕪湖市繁昌區(原繁昌縣)平鋪鎮,因為母親就是一位教師,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汪洋從小就有以后當一名教師的想法。“小學時候,我身邊的老師都是名師,包括我母親。記得我母親每天早上干完家務后,都來不及吃早飯,就趕到學校去上課。可能那個時候的老師的教學理念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們身上的奉獻精神卻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汪洋說。
初中時,汪洋數學成績一直不錯,但語文教差。汪洋的語文老師一直鼓勵他報名參加作文比賽,通過這種形式讓汪洋提高對語文的興趣。“語文老師的這種教學理念精神打動了我。我后來考上南陵師范學校后,還一直和老師保持通信,老師在信中的教誨,更讓我堅定了當教師的想法。”
“農村艱苦的環境,讓我堅定了扎根農村的想法”
1996年,汪洋師專畢業,被分配到平鋪鎮的茅旱小學,負責二年級數學和五年級語文。“這是一所'開放式‘學校,學校沒有圍墻,只有一棟三層的樓房,南北都是農田,邊上是簡陋的宿舍。”雖然汪洋家在平鋪鎮,但因為當時交通不便,他就住在學校宿舍。
汪洋告訴記者,當時農村的教育普及不高,一些學生因為家里條件很差,導致上學很晚。“我記得當時五年級的學生,最大的一個僅比我小三歲。我剛去的時候,就有學生對我說,都說老師是學生的父母,但你最多算我哥哥!”
當時小學需要交二三十塊錢的書本費、學雜費。但有不少家庭拿不出來錢,導致不少學生不來上課。汪洋就一戶戶去家訪,遇到特別困難的,就拿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學生。“我記得剛工作時,我一個月工資是320多塊錢。我家訪到困難家庭時,就掏50塊錢給他們,告訴學生家長千萬不要荒廢了孩子的學業,經常幾個家庭走訪完,我一個月的工資就沒了。”
在掌握了一些家庭情況后,針對一些家庭條件差的,汪洋用自己多年積攢人脈關系,為孩子找到社會資助,解決了孩子的生活、學習的費用。
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讓汪洋覺得,農村的孩子想要改變現狀,讀書是一個很好的途徑,讓他決定了扎根農村教學的想法。而這一堅持就是28年。
“遭遇教學瓶頸期,我才明白上課要‘磨’”
1996年到2006年,是汪洋教學的快速成長期,當時因為年輕,容易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汪洋也不斷摸索各種教學方法,很受孩子歡迎。當時他帶的班,考試都是全校第一名。
2007年,汪洋第一次站上了縣級公開課的講臺上,后又多次上了省級、市級公開課,均取得不錯的反響。但隨后汪洋感覺自己在教學上遭遇了瓶頸期,總覺得自己哪方面沒有做好。
2013年,汪洋首次接觸到了“在線課堂”,即運用網絡設備,完成遠程教學任務。汪洋為此花費了很長時間,不僅要熟悉網絡設備,還要不斷完善課件。在這過程中,汪洋明白到,原來上課是要“磨”出來的。
隨后的兩年里,汪洋取得了快速成長,教學上取得優異成績。2014年,還在合肥師范附小上了一堂教育部和省領導旁聽的公開課。
“通過公開課,讓年輕教師成長起來”
不知不覺中,汪洋已經扎根農村28年了。2024年9月,汪洋調到蕪湖市繁昌區新港鎮中心小學擔任數學老師和校數學教研組組長,這是他執教的第七所學校,也是首次離開平鋪鎮。
剛到新學校時,汪洋發現這里老師們的教研氛圍不濃,培養年輕教師的校園公開課,也被當成了任務,被教師們扎堆趕進度。
汪洋迅速調整了思路,按照每周一堂公開課的想法,采取公開課后,所有的數學老師在一起進行交流,找出公開課上展現出的不足點,不斷完善修改。幾堂課后,不少年輕教師感覺到自身的教學水平確實得到了提高,激發了更大的教學熱情。
帶孩子們參與各種活動希望他們全面發展
28年的教學生涯中,汪洋擔任了25年班主任,深知優秀的教育資源對于農村孩子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有些農村家庭自身的情況也是不容忽視,特別是一些留守家庭、困難家庭、單親家庭等特殊的家庭,是汪洋家訪的重點。
隨著網絡的發展,現代化設備的應用也帶來了便利。每天晚上8點,是“快樂老班釘釘半小時”時間,汪洋用“釘釘”和學生在線聯系,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一些難點。汪洋還通過網絡設備,給學習、生活有壓力的孩子進行心理輔導,給他們帶來關愛。
此外,作為班主任,汪洋還注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他經常會組織班上學生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去博物館增長歷史見識、去中分村感受紅色教育、去參觀3D打印產業園感受科技的魅力。近日,汪洋還邀請了安徽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乒乓球專業的大學生來教孩子們打球,并邀請他們向孩子們講述奧運賽場上乒乓球健兒的奮斗故事,激勵孩子們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
今年教師節期間,全國教育系統評選表彰工作領導小組審核評選,表彰一批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汪洋獲評“全國優秀教師”,也是今年蕪湖市唯一獲評此殊榮的小學教師。“我感到無比的激動開心,當然也深感責任在肩、使命重大。我要更加堅定我的教育初心,繼續堅守在鄉村教育崗位,在鄉村教育這片土地上努力耕耘,播種未來。”汪洋說。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圖片由汪洋提供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