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31日,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廬州女子監獄)舉辦第二屆“春雨”文化藝術節繪畫、手工藝品大賽。所有參賽作品均為服刑人員手工制作,作品主題突出、構思精巧、制作精良,從不同角度展現徽文化新魅力,體現了監獄徽文化品牌創建成果。
據介紹,此次大賽以“推動徽文化品牌創建”為主題,共收到徽派建筑模型《徽派民居》《徽生活》《徽磚徽瓦》,手工作品《八方迎客》《錦舞魚燈》《非遺魚燈》,繪畫作品《蓮》《迎客松》《徽風皖韻》《徽州印象》等不同類型的徽文化作品21件。
徽派建筑模型《徽派民居》。
作品中,徽派建筑模型《徽派民居》和《徽生活》尤為引人注目,《徽派民居》將白墻黑瓦的徽派民居建筑風格以微縮的形式表現。青山、綠水、白墻、黛瓦在質樸中透著清秀,更令人驚嘆的是,民居的每一扇小門都可以打開,每一盞燈光都可以點亮。“這幅作品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來設計制作,作品加入了大量的細節,希望能給觀眾身臨其境的體驗感。”第十四監區服刑人員吳某說。
徽派建筑模型《徽生活》。
徽派建筑模型《徽生活》用紙板等環保材料,將徽派民居建筑以天井為中心圍合的院落,高宅、深井、大廳,按功能、規模、地形,靈活布置的特點展現地淋漓盡致富有韻律感,作品中還有大量的細節展現,小橋、流水,門前曬秋的簸箕、掛滿果實的柿子樹,精心展現了徽州村落豐收季節祥和、安定的生活景象,作品以其獨具風格的美,受到了評委的一致好評。
手工藝品《錦鯉魚燈》。
手工藝品《錦舞魚燈》《非遺魚燈》作品來源于徽州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魚燈的制作構想,作品精致,透露出徽州文化的底蘊。
記者了解到,小小的徽州魚燈前前后后要經過30多道工序,扎框架、印魚衣、裱糊、上色、粘魚尾、裝底座……哪一步都馬虎不得,最后才能呈現活靈活現的燈籠。“我家在歙縣,從小對魚燈的制作耳濡目染,選擇制作魚燈是對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也體現了我的教育改造成果。”第九監區服刑人員杜某表示。
一件件工藝作品,勾勒的是服刑人員改造的心路歷程和向上向善的美好愿望,通過繪畫、手工藝品展示,讓徽文化之光照進獄園、照亮服刑人員的歸途。最終,經過評選,第十四監區作品《徽派民居》、第二監區作品《徽生活》榮獲一等獎。近年來,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廬州女子監獄)以“春潤萬物,沐雨濯塵”的教育改造理念,結合徽文化品牌創建,積極打造“春雨”文化品牌并取得良好成效。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通訊員 殷意智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