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30日下午,記者從安慶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長江(安慶段)已經成為江豚種群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
據安慶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潘靜介紹,該市堅持自然恢復為主、輔以必要的人工修復,做好保護和轉化兩篇文章。全市累計創成5個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岳西縣、潛山市、懷寧縣、太湖縣、桐城市〕、2個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岳西縣、潛山市〕,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實現全覆蓋。
持續聚焦特色物種保護,建成了安慶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長江(安慶段)已經成為江豚種群分布密度最高的江段之一〔最新本底調查顯示,保護區內現有江豚192頭左右,約占長江干流江豚總數32.3%〕;被列為瀕危物種的東方白鸛今年夏季首次在菜子湖被記錄到〔東方白鸛全球約3000只左右,在此數量約占5%〕。
積極探索生態價值轉化,持續深化“兩山銀行”建設試點,建設大別山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大別山植物園)。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康養等特色生態產業,安徽古井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長風沙番茄谷生物多樣性體驗地接續建成,全網刷屏的《黑神話:悟空》取景地安慶天柱山和宿松白崖寨成為焦點熱點。
據了解,近年來安慶市累計爭取中央和省生態環境資金7.55億元,陸續實施了菜子湖流域水環境保護與生態修復、城區沿江河湖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等一批重大生態環境保護修復項目。我們持續強化科技服務。因地制宜開展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防控“一市一策”駐點研究,持續推進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提升三年行動。升級安慶市智慧環保平臺,全市共1145個污染源自動監控或視頻監控設備安裝聯網接入“智慧環保”,讓數字賦能環境治理能力提升。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