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28日中午,濉溪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淮北市公安局轉警:一名網約車司機張師傅稱自己接到一個“蹊蹺”的訂單,乘客本人沒有上車,只是要求他把一個快遞盒從濉溪縣第六小學送到滁州市某地,且途中不斷要求他變換接貨位置。覺得不太對勁的張師傅便撥打了報警電話。
隨后,民警撥打了寄件女子梁某的電話詢問該訂單情況。梁某支支吾吾地稱快遞箱內是一筆現金,因朋友家人生病急需用錢,自己便委托網約車師傅幫忙運送了現金。民警初步判斷梁某極有可能是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
在民警耐心勸說下,在濉溪縣開發區某小區門口民警見到了梁某。可是,梁某仍堅稱自己沒有被騙,所寄資金為借給朋友看病所用。民警隨即將梁某帶回新城派出所進一步了解情況。
“為何不通過網銀轉賬卻要寄遞現金?借錢的朋友你是否見過?你能否能夠提供對方的聯系方式?”面對民警提出的疑問,梁某均未能進行回答。見此情景,民警向梁某講述了大量類似案例,梁某終于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電信網絡詐騙。
原來,10月26日,梁某收到一個印有“備戰雙十一百億補貼”宣傳單的快遞,顯示自己中獎了。梁某便掃描傳單上的二維碼領獎,結果卻被對方一步步引導做任務刷單。
10月28日,詐騙分子確定梁某被深度洗腦后,便以梁某銀行卡被凍結需要錢解凍為由,讓梁某用網約車寄送57000元現金。在網約車司機接單后,為了掩人耳目,狡猾的詐騙分子多次修改收貨地址。所幸,網約車司機警惕性較高及時報警。最終,在警方的介入下,差點被騙走的57000元現金完璧歸趙。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通訊員 劉曉雨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