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0月22日上午,淮南市田家庵區62歲的王勇華騎著他那輛可愛的摩托車來到家附近的泉山湖游泳,并兼起義務安全員。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王勇華在家里是孝子,細心贍養94歲母親,在外面是熱心人,經常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當別人有危險時,也會挺身而出,他把做好事當成人生一種享受。
王勇華在湖邊做義務安全員。
湖邊做勸導員防溺水
淮南泉山湖風景秀美,水質也不錯,每天都有不少人到湖里游泳。“我是淮南冬泳協會會員,一年至少要有320天去游泳。”王勇華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他過去在單位里從事特殊工種,55歲就提前退休了,退休后游泳是他的最大樂趣。
王勇華的水性不錯,義務做了教練員,在泉水湖教會幾人游泳,還義務做起安全員。看到沒有成年人帶領的未成年人靠近湖邊,他都會上前阻止,不讓未成年人下水,防止發生溺水事件。
2022年的一天,王勇華去淮南老龍眼水庫游泳時,一位初學者在深水區發生險情。“他當時喊快救救我!還向我這邊伸手示意救他。”王勇華快速游過去,把自己的“跟屁蟲”系在初學者腰上,將他推到淺水區脫離險情。
“老王很熱心,去年夏天,一位在泉山湖游泳的人溺水,他幫助警察打撈尸體,勘察現場。泳友張世奎滑倒,髖關節粉碎性骨折,他組織人員用擔架搶救,送到醫院醫治。”從泉山湖里上岸的游泳愛好者劉銀昌見大皖新聞記者采訪,對王勇華贊不絕口。
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王勇華的摩托車后備箱上掛著一個可愛的白色小熊,頭盔上有卡通圖案,他出門游泳也會帶上寵物犬球球。“我今年雖然已經62歲了,但心態很年輕,對待生活也很樂觀。”王勇華說,人們在生活中需要一種樂趣,他把做好事當成樂趣,感覺做好事是一種享受。
王勇華心態很年輕,摩托車上掛著可愛的小熊玩具。
沖入鄰居家滅掉險情
今年8月11日上午,在淮南市田家庵區龍泉街道東淮社區18號樓前的陰涼處,王勇華的母親胡翠榮和幾位老鄰居圍坐在一起聊天。突然,大家發現二樓邱家廚房冒出濃煙,很快有火苗從窗戶往外冒。
“勇華!快出來,你顧姨(邱家老太太)家著火了,快去看看!”胡翠榮高聲喊。王勇華的家在一樓,他為母親提早做好了午飯,正拿著泳衣準備出門游泳,聽到呼喊后來到樓道口,拎起一只滅火器,快速把插銷給打開就往樓上沖。
王勇華退休前在單位做安全員,對滅火器的使用非常熟悉,這讓他能夠在火災發生后第一時間想到樓道口有滅火器。
“我來到顧姨家門口時,看到她女兒用輪椅推著她出門,我們樓沒有電梯,顧姨行動不便,我就幫忙把顧姨一起扶到樓下。”王勇華說,當他回到二樓,拎著滅火器進到屋里時,看到顧姨的兒子在衛生間用盆接水滅火。
廚房里的火越燒越大,王勇華絲毫沒有猶豫,沖進去就用滅火器對著起火點噴射。火苗快滅掉了,可隨后又燃燒起來,他只好回到一樓,取來另一只滅火器才把火給滅掉,沒有讓火情擴大。
“廚房里彌漫著濃煙和干粉,我什么都看不見,就在他家的客廳等了一會兒,確認沒有火了才離開。”王勇華說,回到家發現自己的衣服被燒了幾個大洞,頭發燒焦一部分,渾身煙熏火燎。之后了解到,當天上午,顧姨的孩子在鍋中倒上油準備炸蝦,后來不想吃炸蝦,就去看電視了,點燃的燃氣灶忘記關閉,導致油鍋著火燒掉廚房。
王勇華在家中給母親做飯。
家里家外都尊敬老人
“他是個大孝子,這是老太太的福,我們大家都很羨慕。”大皖新聞記者在東淮社區采訪時,邱大娘對王勇華全是夸贊。
每天清晨,王勇華起床后,來到樓道和樓前,里里外外打掃衛生,潑灑清水除塵,然后回到房間叫醒母親起床洗漱吃早飯。
“母親今年94歲了,身體非常好,她喜歡到門口和其他老人聚在一起聊天。”王勇華說,他們居住的是老小區,里面基本上都是一個單位的老同事,大家都很熟悉,母親人緣好,老人們都愛找她聊天,她也會把家里的板凳拿出來給大伙坐。看到老人們在一起開心,他也特別安心。
王勇華給母親分享手機上好玩的視頻。
母親的一日三餐都是王勇華來做,如果他要出門,估算時間可能會回家遲些,就會把飯菜提前做好保溫起來,讓母親吃上熱乎飯菜。王勇華每天也都會抽出一些時間陪母親聊天,打發老人在家的寂寞時間,看到手機上有好玩的視頻時,也會拿給母親一起看,讓老人一起開心。
王勇華性格比較開朗,樂于助人,對待外面的老人,也是能幫就幫,只要有人求助,他從不推辭。
東淮社區里,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老居民的子女們不在身邊,子女經常通過家里的監控看父母,有些大事小情也會打王勇華電話求助。
“有次下雨了,門窗沒有關,孩子們從監控視頻中看到后,給他打電話,他就來幫忙把門窗關好。”社區花阿姨說,子女在廣東,家里經常停電,也是王勇華跑前跑后查找原因,最終幫助解決了問題。還有幾位老鄰居的子女不在身邊,家中換個開關,維修紗窗等,都會請王勇華幫忙,他也會欣然接受這些小活。
“今年夏天,我有次丟垃圾,誤把鑰匙和垃圾一起丟進了垃圾桶,怎么也找不到,進不了家急壞了。”住在王勇華家對面樓的吳阿姨說,她找到王勇華幫忙,王勇華正在燒飯,立即把火關掉,頂著惡臭,翻遍垃圾桶,終于找到了鑰匙。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