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謝朓樓前吟風月,敬亭山下賦春秋。10月19日上午,“中華詩詞百城牽手·宣城行”采風交流活動開幕式暨全國詩詞大賽和梅堯臣詩學及宋詩研究征集作品頒獎儀式在宣城舉行。
據介紹,這是“中華詩詞百城牽手”活動第三站,作為“中華詩詞百城牽手·宣城行”的主要內容之一,組委會開展了全國詩詞大賽和梅堯臣詩學及宋詩研究論文征集活動,受到了全國詩友和眾多梅堯臣詩學及宋詩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自7月13日發布征稿啟事,到9月15日截稿,共有來自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732名作者投稿,累計征集作品1465首(篇),其中詩946首、詞419首、曲55首、研究文章45篇。
詩詞曲由安徽省詩詞學會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征文由組委會辦公室委托省內外專家評審。最終共評選出詩類、詞類、論文類一等獎各1名(曲類一等獎空缺),詩詞類二等獎6名(曲類二等獎空缺)、論文類二等獎3名,詩類、詞類三等獎各3名、曲類三等獎2名、論文類三等獎5名,詩詞曲類優秀獎共20名。開幕式現場宣讀了征稿獲獎名單并頒獎。
據介紹,此次活動中,來自中華詩詞學會、國內多地詩詞學會參與人員、征集活動獲獎人員等,到敬亭山、桃花潭、宣紙小鎮等地采風。來自廈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的專家學者在梅堯臣詩學研究交流會上發表主旨演講。
宣城,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競相吟詠之地。從謝朓的《宣城郡內登望》到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再到梅堯臣的《宣州雜詩二十首》,無數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了不朽的詩篇,讓宣城成為了中華詩詞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享有“自古詩人地”的美稱。
宣城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大力推進“鑄魂、聚力、弘德、潤心、賦能、續脈、強身”七項工程,加快建設繁榮興盛的文化強市。全市現有各級詩詞學會會員千余名,其中中華詩詞學會會員100多名。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