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近日,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調查團隊在休寧縣六股尖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多地布置的紅外相機中記錄到成年亞洲黑熊出沒的活動影像。
亞洲黑熊,體形粗大而笨重,毛被豐厚而蓬松,軀體亮黑色,胸部具有半月形的白斑,主要棲息于熱帶和亞熱帶山地森林,嗅覺和聽覺非常靈敏,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近年來,人類農業開墾、森林砍伐、生存地破碎等壓縮了它們的棲息地,野生亞洲黑熊的活動蹤跡比較罕見。亞洲黑熊是食物鏈頂端物種,其存在表明該地區食物鏈的完整性和復雜性。一個區域能夠維持頂級掠食者,意味著從草本植物到中型哺乳動物,再到大型肉食性動物的生物多樣性得到很好的維持。
2012年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以來,黃山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力度。同時,按照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要求,皖浙兩省加強區域協作,開展聯防聯控,區域自然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提升。本次亞洲黑熊的發現地分別位于新安江源頭地區和皖浙交界地帶,標志著六股尖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地生態系統質量進一步優化,是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和長三角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和協調發展多年成效的有力體現,對于新安江生態廊道建設,保持長三角區域生態系統連通性有著重要意義。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通訊員 黃軒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