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吊獅是黃山市屯溪區的一項特色民間藝術,以其獨特的扎制工藝與精湛的表演藝術,深受民眾喜愛,曾是節日慶典、廟會等場合的焦點。表演時,將獅子模型吊置于彩架中,通過復雜的繩索操作,展現出栩栩如生、可愛討喜的獅子形象。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吊獅這項徽州傳統民俗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面臨失傳尷尬。
近年來,屯溪區黎陽鎮人大代表對民俗文化恢復傳承的呼聲日益高漲。2023年黎陽非遺民俗保護傳承項目入選為該年度民生實事人大代表票決制項目之一,在上級黨委政府和黎陽鎮人大、龍山社區黨委的攜手推動下,“黎陽吊獅”這一民俗項目迎來了挖掘恢復的機遇。
在恢復“黎陽吊獅”民俗過程中,龍山社區老黨員黃立平,一位對傳統文化充滿無限熱愛的老人,他回憶起48年前與同事們制作吊獅、參加節日慶典的歡樂時光,心中充滿了懷念與激情。為了重現當年的盛景,這段時間,黃老不辭辛勞,積極聯絡當年的老伙伴們。這些老藝人們個個身懷絕技,有的精通扎制工藝,有的擅長擊鼓打點,還有的對吊獅表演有著獨到見解,他們紛紛響應,齊心協力,共同為傳承和弘揚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產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經過一段時間的精心挖掘與恢復,近日,“黎陽吊獅”這一民間藝術終于在近半個世紀后再次閃亮登場,煥發出新活力。下一步,黎陽鎮將組織吊獅表演參加市區各類民俗巡演活動,讓更多人認識本地的民俗文化,讓黎陽非遺彰顯更多光彩。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通訊員 屯軒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