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人民日報 | 合肥城里桂花香

農歷八月的安徽合肥,桂花馥郁芬芳,滿城飄香。

合肥,古稱廬州。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與桂花有著不解之緣。花開時節,合肥市民賞桂、聞香,盡享這份濃郁的雅致與浪漫。為了不負花香,人們還將桂花收集起來,做成美食,讓花香在味蕾之上流連綿延。

在合肥,桂花成為煙火市井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也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

融入生活,滿城飄香

合肥栽種桂花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數百年前。在合肥市廬江縣百花村,有一株高6米、胸徑2.7米的古桂花樹,已有300余歲。

無獨有偶,在距離百花村不過10公里的鄭家莊園,尚存10株百年以上的古桂花樹。鄭家莊園建于1880年,原為晚清書法家鄭臨川的宅院。這座5000余平方米的徽派莊園內,歷經百年的桂花樹依然枝繁葉茂,花開滿枝。

在合肥居民眼里,桂花是有特殊地位的。

合肥市廬陽區城管局綠地科副科長陳有祥是土生土長的合肥人,在他的記憶里,當地人如果有條件,總想在自家院子里種上一株桂花樹:“桂花容易存活,香味沁人心脾。而且桂花諧音‘貴’,有富貴祥和之意,深受大家喜愛。”

在合肥,桂花不僅生長在民居院落,更遍布大街小巷。其中,最常見的桂花品種是潢川金桂,另外,波葉金桂、朱砂丹桂等品種也深受市民喜愛。

“七桂塘,金桂飄香;八蠟祠,鳳凰拜朝;九獅橋,正對三國古廟;十字街,十分熱鬧。”這首傳誦已久的當地民謠,道出了合肥老城與桂花的淵源。

七桂塘位于合肥市的老城區廬陽區,相傳這里曾有若干池塘,池塘邊曾種有7株桂花樹,每到桂花飄香的時節,觀賞者絡繹不絕,為合肥一景。

20世紀80年代,七桂塘被打造為合肥第一條商業步行街。街區正中設計了7個疊式水池,在水池內設置了形態各異的石雕。同時特意種植7株桂花樹,與七桂塘得名的傳說形成了呼應。

如今的七桂塘,桂花樹早已不止7株。四季常綠的桂花樹,平日看起來似乎并不起眼。它們默默等待著秋天來臨,待金黃細蕊綴滿枝頭時,用香氣充盈街巷,吸引行人。

品鑒桂花,可以到七桂塘菜市場,嘗一嘗糯米桂花糕,感受花香滋味。或者到不遠處的老字號店家,吃一塊桂花燒餅、喝一碗桂花赤豆糊,唇齒留香,滿心暖意。

遍布街巷,花城相映

小區里、馬路旁、公園中……桂花已經浸潤到合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用刻意尋找,只在不經意間,人們便會與桂花悠然的香氣相遇。“在合肥絕大多數的綠化帶、居民小區,所有的大中型公園都能找到桂花。”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造林和產業發展處處長余明榮說。

1984年,合肥市人大常委會將桂花確定為市花之一。安徽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園林花卉研究所原所長胡一民回憶,1986年,合肥市政府在東門外環城河邊修建了一個“市花市樹園”,占地72畝。園內遍植市花、市樹,并制作了市花市樹的宣傳欄,讓市民對市花市樹有更全面的了解。

合肥哪里的桂花最多?答案一定是合肥植物園。合肥植物園是我國重要的桂花資源保育基地之一。合肥植物園科研科普中心主任詹雙侯介紹:“目前合肥植物園共有桂花74種3940株,占全國現有桂花登錄品種總數的54%。”

2003年,合肥市在合肥植物園舉辦了首屆桂花展覽會,來自全國的桂花在此競相綻放。此次桂花展吸引觀眾達10多萬人次,也使得作為市花的桂花更加深入人心。如今,合肥植物園每年都會舉辦桂花展。

在合肥植物園,我們還能看到合肥特有的桂花品種——“廬州黃”。“‘廬州黃’正是2003年桂花展覽會期間,在合肥植物園發現并命名的。‘廬州黃’屬于銀桂,葉片邊緣分布有細小的鋸齒,花朵則呈現出淡黃色。”胡一民說。

“廬州黃”之名將合肥的古稱與桂花的顏色相融,折射著這座城與桂花的不解之緣。

裝點城市,見證發展

在合肥市董鋪水庫,有一座不足3平方公里的半島,名叫科學島,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所在地。

經過數十年的建設,如今的科學島三面環水、綠樹成蔭,一棟棟科研樓矗立其中。在科學島上,作為綠化樹種的桂花隨處可見,桂花的香氣成為伴隨一代代科學島人科研攻關的特別記憶。

曾參與“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工程建設的科研人員王玲曾在博客中寫道:“我們研究所的辦公樓(四號樓)前有幾株桂花樹,在這金秋時節,微風吹來陣陣花香,讓人感到生活是如此美好和甘甜。”

如今,就在四號樓不遠處,EAST和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兩大國家大科學裝置已建成并運行,一次次刷新著世界紀錄。依托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也成為國家正式批準建設的第二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在合肥市區,還有一朵醒目的“桂花”——合肥美術館。作為合肥市的地標性建筑,合肥美術館的外立面以桂花為創作原型,并借鑒非物質文化遺產吳山鐵字、烙畫葫蘆的技法,通過鏤空桂花圖案變化組合,形成虛實漸變的生動效果,看起來仿佛朵朵桂花在競相綻放。每朵花瓣的孔洞中還布設了燈光設施,夜間,金黃色的燈光從墻面透出,又為朵朵桂花賦予了靈動的色彩。

如今,合肥美術館已完成了工程建設。熱愛生活、銳意進取的合肥人在等待它“綻放”的同時,也在滿城花香中闊步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顏值”變“產值” 花開富農家

3至4米的間距、2至3米的冠型,走進安徽卉豐農業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苗木基地,一株株排列整齊、造型精美的桂花樹映入眼簾。

“這些桂花樹叫小葉金桂,是我們培育的特色鄉土品種。”基地負責人韋秀法介紹,在他負責的600畝苗木基地里,1/3都是這一樹種。“每年光小葉金桂的銷售額就有百萬元。”韋秀法說。

這處苗木基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花崗鎮。地處丘陵地帶,崗地多,良田少,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肥西縣的部分山區就已經開始有農戶繁育經營樹苗。

“小葉金桂的出現,得益于上世紀60年代苗農在繁育技術上的探索。”肥西縣花木協會會長劉宏廣介紹,經過多次試驗,當地苗農發現小葉女貞與桂花有較高的親和力,可在小葉女貞出苗一年后進行嫁接,小葉金桂也因此得名。“眼下,肥西縣的小葉金桂因具有花香、葉小、易存活等特點,在全國都享有名氣。”劉宏廣說。

品牌如何做到叫得響、紅得長?品質好是關鍵。近年來,肥西縣不斷推進桂花種植向標準化、規模化、精品化轉型發展,在官亭鎮、紫蓬鎮、山南鎮、花崗鎮等地打造精品苗木基地,并形成“基地+農戶”的產銷一體化經營模式。

“在這些精品苗木基地帶動下,如今我們鎮有近萬戶農戶開始種植小葉金桂等,全鎮苗木種植面積擴展至5萬余畝。群眾又多了一條增收致富路。”花崗鎮副鎮長徐瑞樹說。

數據顯示,肥西縣現有小葉金桂種植面積4.9萬畝,約490萬株,年銷售量近10萬株,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5,年銷售額可達3200余萬元。

肥西縣小葉金桂的發展壯大是當地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堅持把苗木花卉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農村增綠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肥西縣林業和園林建設服務中心負責人趙永勝表示,肥西將繼續推動苗木花卉產業發展,助推花木“顏值”催生經濟“產值”,讓苗木產業變身“綠色銀行”。(據人民日報)

相關閱讀

今秋合肥桂花為何還不飄香?專家:此前受高溫影響 預計國慶迎來花期

“丹桂飄香又中秋,花好月圓人長久。”明月和桂花往往在古詩中被當作中秋佳節的意象。但今年中秋已過,為何合肥的街頭還不見桂花的影子,聞不到桂花的香氣?

“高中生被墜落樹根砸中身亡案”一審宣判

去年5月,一名高二學生駕駛電動車經過廣西柳州一小區某棟樓底時,被一段從天而降的樹根砸中,經搶救無效身亡。

合肥市首批16個兒童友好社區名單發布

5月6日,合肥市最終確定16個社區為全市首批兒童友好社區。合肥市首批16個兒童友好社區名單發布

宜秀區五橫鄉五橫社區:白茶桂花飄香綠滿山 助力農民增收促振興

今年以來,五橫社區積極爭取森林撫育資金,嚴格按照森林撫育項目實施方案,目前已取得撫育工作階段性成果。

訪企拓崗促交流 校企合作話新篇

日前,合肥市人社局、肥西縣人社局及TCL家用電器(合肥)有限公司赴陜西省渭南市渭南師范學院開展校企合作交流活動。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南县| 安乡县| 库车县| 牡丹江市| 博白县| 洪江市| 罗城| 新兴县| 汉中市| 盱眙县| 恩施市| 裕民县| 堆龙德庆县| 根河市| 铜山县| 六安市| 漳平市| 靖宇县| 汉沽区| 扶余县| 新蔡县| 英德市| 太和县| 湄潭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博兴县| 宜昌市| 夏河县| 任丘市| 双流县| 阿拉善右旗| 达孜县| 易门县| 罗山县| 虞城县| 玉林市| 南投县| 蒙山县| 昌江| 大田县|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