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9月19日,大皖新聞記者從安徽省林業局了解到,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省已建立數量眾多、類型豐富、功能多樣的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313個。下一步將研究出臺《安徽省自然保護地發展規劃(2024-2035年)》,穩妥推進黃山(牯牛降)國家公園創建,助推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
自然保護地是生態建設的核心載體。我省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313個,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保存自然遺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維護生態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省林業局主要從三個方面推進該項工作,首先扎實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編制《安徽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方案》已報國家林草局。通過整合優化,全省自然保護地將整合優化為220個,占國土面積比例約為8%。穩妥推進黃山(牯牛降)國家公園創建,成立創建領導小組,委托國家林草局規劃院編制創建申報材料。
我省出臺《安徽省自然保護區條例》,健全省級層面自然保護地法規制度。完善自然保護地規劃,嚴格自然保護地內建設項目審查審批,加快建設省級智慧平臺,推進建設管理標準化體系建設。全省年均安排補助資金約8000萬元,加強自然保護地能力建設和生態修復。
此外,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地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監管。持續開展自然保護地例行排查、省級點位判讀核查工作,開發上線自然保護地遙感點位線上審核系統,每年完成兩批次點位下發審核,切實加強自然保護地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監管。堅持重大事項半年報告工作制度,實時了解自然保護地存在問題。
下一步,安徽省林業局將研究出臺《安徽省自然保護地發展規劃(2024-2035年)》,穩妥推進黃山(牯牛降)國家公園創建,助推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打造具有安徽特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