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廬劇泰斗丁玉蘭在合肥逝世 彌留之際仍心系未排完的劇目

大皖新聞訊   9月11日12點10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廬劇代表性傳承人、著名廬劇表演藝術家丁玉蘭于在醫院病逝,享年96歲。丁玉蘭出生于安徽肥東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曾幼年乞討,八歲學藝,后正式拜師,成為皖中名角,再到赴京演出終成廬劇泰斗。當晚,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丁玉蘭生前二十多天吃不下東西,仍心系廬劇事業,堅持指導學生排練劇目。

著名廬劇表演藝術家丁玉蘭。

病床上交代遺愿

9月11日晚,天空下著小雨,大皖新聞記者前往丁玉蘭家中吊唁。在和丁玉蘭的五女兒付曉梅的交談過程中,她幾度淚流滿面。

“我母親老早之前身體就不是太好,但是她不說,還是堅持工作。每次住院身體稍微好一點,出來就又要干,一生就是為了她的廬劇。”付曉梅說,最近二十多天,母親已經吃不下東西了。

丁玉蘭在彌留之際仍然心系廬劇事業,在病床上向付曉梅交代了遺愿。她的玉蘭劇團還有大戲《半把剪刀》沒有排完、在老年大學的課程也沒教完、還有自己關于廬劇的很多資料也需要展覽,廬劇要傳承下去……付曉梅流著淚讓母親放心,并承諾自己一定會將它們完成。

丁玉蘭生前尚能講話時,還在指導劇團演員拍戲,演員們每天也還在匯報進展。可沒想到,這次病情來的迅猛,丁玉蘭就這樣走了。“二十多天沒吃,堅持到現在。”付曉梅說,兩三個月前,廬劇院喊著去排練,母親還去了,那時候還能走。

“只要談到藝術和事業,就不顧自己身體,忍著病痛都不說。”在付曉梅的心里,母親是一個為了事業甘愿奉獻一切的藝術家。

“到最后走的時候我媽沒怎么多講話,都是我來問她是不是想著這個沒做完,那個沒做完。”付曉梅說,母親雖然說不出話,但是心里清楚,而她也理解她在想什么。

一周去劇院兩三次

一個月前,丁玉蘭感到身體不太好,之所以去住院,也是想著在老年大學開學前把身體調養恢復好,開學后能正常上課。但最近丁玉蘭的狀況越來越糟了,吃不下東西,住院也沒什么太大效果了。

付曉梅哭著說,其實早在三四年前,丁玉蘭就得了腸阻塞,但外界都不知道。“我媽不想說這些,她就想干事。”只要劇院有活動,丁玉蘭就要參加,還有社會活動也不落下。“吃不下東西,她喝點水都往那跑,晚上回來就癱坐著。”

看見母親這樣辛苦,兒女也勸她歇,但丁玉蘭回絕了,她說只要自己有一口氣就要投身廬劇事業。如果身體實在不適,出不了門,丁玉蘭就把學生們喊到家里來排練。雖然年齡大了,丁玉蘭參與編排劇目,還是堅持親自給學生指導動作,還會低聲演唱示范。

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兒,付曉梅也一直被丁玉蘭視作自己的傳承人來培養,除了從小進入劇團學習,回到家中丁玉蘭也會給她閉門傳授。跟著丁玉蘭的步伐,在劇團退休后她也開始進入老年大學,“她教不動了,我就來接這個棒。”

初見已是一年前

2023年1月,大皖新聞記者第一次見到廬劇泰斗丁玉蘭,她雖然年逾九旬卻依舊思維敏捷、精神矍鑠。“廬劇就是我的命根子,如果不是廬劇,我現在哪有這么多成就在身上。”提起廬劇,丁玉蘭打開了話匣子,仿佛在記憶回溯間回到了年輕時登臺演出的場景。

大皖新聞記者初見丁玉蘭。

功成名就的丁玉蘭那時早已退居幕后,卻依舊惦記著廬劇的傳承與發揚,“廬劇傳承離不開國家大力保護與扶持,但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群眾性。雖然年輕人出于對廬劇的認識還不夠,接受程度也還不高,但廬劇就像這草根,你把它鏟平了,到了春天,它還會再次發青。”

2023年合肥玉蘭廬劇團成立20周年之際,丁玉蘭和演員朋友合影。

同年2月18日,時值合肥玉蘭廬劇藝術團創立20周年,大皖新聞記者在廬陽區三孝口街道黨群服務中心三樓再次見到了丁玉蘭,時刻閑不住的她一邊和老朋友、老戲曲迷合影,一邊給即將上臺的徒弟們指導舞臺動作和唱腔音調。

在演出結束后,丁玉蘭表示,“作為廬劇的傳承人,我唯一想的便是將廬劇傳承推廣下去,在這二十周年之際,我也希望玉蘭廬劇團能夠不斷注入新鮮血液,我現在也老了,團里的老同志們也都七十多了。廬劇的傳承靠我們已經遠遠不夠了,年輕人才是我們廬劇發展的中流砥柱。”

“玉蘭”今日謝幕

1929年,丁玉蘭出生于安徽肥東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幼年喪父讓一家子的重擔落在了母親的身上。后來丁玉蘭和弟弟便隨母親一路向北沿途乞討求生計,在乞討途中遇到了當地的一個唱戲班子“丁家班”,從此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

丁玉蘭進入戲班走街串巷、耳濡目染,加上本身天資聰慧又好學,很快就學會了幾首曲子。在臺上老藝人的眼色和手勢提醒下,丁玉蘭順利演出戲曲生涯的第一幕劇《雷打張繼保》。從此,十里八鄉都知道丁家班里有一個“唱戲好聽的大腳丫頭。”

十七歲時,在繼父丁有和的引薦下,丁玉蘭正式拜在廬劇著名藝人郭士龍門下,并專攻花旦、青衣兩角。為了學好一折戲,每天晚上丁玉蘭就在師父郭士龍的床前聽他講戲,丁玉蘭逐漸成長為了皖中一帶的名角。

1949年,丁家班受邀前往合肥參加了由老藝人王本銀主持的合肥平民劇社,她的第一折演出《秦雪梅觀畫》讓合肥人民記住了“丁玉蘭”的名字。新中國成立后,丁玉蘭歷任皖北地方戲實驗劇場、安徽省廬劇團、合肥市廬劇團主要演員,曾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接見。

憑借著自己的刻苦努力,這朵“玉蘭花”也在江淮大地越開越盛。1957年,丁玉蘭參加安徽省地方戲赴京匯報演出團,這也將她的廬劇事業推向頂峰。1995年從廬劇團退休后,丁玉蘭又被廬劇團返聘回去當老師,擔負起培養廬劇愛好者、傳播廬劇的重任。后來,年逾七旬的丁玉蘭又一手操辦起“玉蘭廬劇團”,為傳承廬劇而奮斗終身。

眾人發文悼念

“敬愛的丁老師,6號上午剛去醫院看望您,還向您匯報了今年玉蘭杯廬劇展演圓滿成功,說好的等您病好再來給孩子們做示范和指點。您還向我做了答應的手勢…今日出差途中驚聞您的離去,讓我們痛心疾首。還記得建黨百年之際專門去您家里看望您時,您的熱情與教誨讓我們終生難忘,我們將永遠懷念您的精湛藝術和對廬劇全身心的無私奉獻精神。愿您在另一個世界安好,天上人間同觀畫!”安徽省劇協副主席、秘書長,國家一級導演潘昱竹發文悼念。

“2022年有幸前往著名廬劇表演藝術家丁玉蘭老師家為其錄音。94歲高齡的她精神狀態特別好。邊回憶邊給我們用廬劇唱當年與梅蘭芳同臺演出同在明教寺吃素齋,并受到毛主席接見的場景。人民藝術家丁老師,一路走好!”曾為丁玉蘭錄過戲曲唱段的趙鑫這樣緬懷道。

……

聽聞丁玉蘭逝世的消息,眾人紛紛發文悼念。

9月11日,“玉蘭”謝幕,但傳承事業生生不息。合肥市廬劇院院長段婷婷是丁玉蘭的弟子,接受記者采訪時她說,“不敢相信師父就這樣離開了,離開了她摯愛一生的廬劇,離開了她為此奮斗一生的廬劇。她說是廬劇成就了她,我卻認為是她成就了廬劇。師父諄諄教誨永記于心,定不負您的期望,接過您手中的接力棒,用一生去傳承發展我們摯愛的廬劇。”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孫召軍

編輯  張思平

審核 刁廣冰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2024年安徽省“玉蘭杯”廬劇展演活動收官

8月29日晚,2024年安徽省“玉蘭杯”廬劇展演活動暨廬劇薈萃演出在合肥大劇院舉辦。

西市街道南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 “廬劇進社區 文化共傳承”傳統文化公益小課堂

為傳承和弘揚戲曲藝術,讓轄區居民更多了解和喜愛戲曲,推動文化振興,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近日,南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廬劇進社區 文化共傳承”傳統文化公益小課堂

新編廬劇《包公嫂娘》開排 強勁主創陣容打造拿得出手的“包公戲”

7月11日下午,合肥市廬劇院新編廬劇《包公嫂娘》建組開排,來自全國各地的強勁主創團隊在新聞通氣會上集結亮相,努力使《包公嫂娘》成為未來廬劇院“常演常新”“觀眾喜愛”的“看家戲”和“吃飯戲”。

五一花旦“繡”風采,廬劇新篇綻芳華

五一小學“梨園新蕾”戲曲社團的孩子們精心排演的廬劇《繡羅衫》在全區的遴選中脫穎而出,以其純正的唱腔和精湛的演繹,在展演中大放異彩,贏得了現場觀眾的一致好評

文化中國行| 肥東送戲下鄉“慶五一” 群眾家門口聽廬劇

5月2日,在肥東縣撮鎮撮城景區,2024年肥東縣“送戲進萬村”演出正在進行,為當地群眾送來原汁原味的廬劇演出。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万荣县| 鹤庆县| 阳春市| 儋州市| 丹东市| 平果县| 海淀区| 清徐县| 财经| 乌鲁木齐市| 阿尔山市| 济宁市| 杂多县| 汝阳县| 海阳市| 常宁市| 平顺县| 宝应县| 屯门区| 观塘区| 龙胜| 徐州市| 喜德县| 庄浪县| 泸溪县| 阜康市| 巴里| 张家川| 平乡县| 寿阳县| 彩票| 保亭| 庆云县| 柳林县| 昭觉县| 南安市| 丽江市| 临漳县| 滕州市|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