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8月22日22點54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這意味著三伏天來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散,秋意慢慢襲來。處暑時節如何養生呢?8月22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安徽醫院副主任醫師談佳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推薦大家常喝三種湯,即蓮藕排骨湯、銀耳雪梨湯、百合蓮子湯。
“這些食物味甘酸,可以起到滋陰養陰的功效,且多食甘酸的食物以緩解秋燥帶來的不適。”談佳佳說道。
潤燥養陰多食三種湯水
順應節氣,調整飲食,是中醫養生的非常重要原則。
“處暑,又稱作出暑,與夏日相比,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我們需要多食潤燥養陰的食物。在家中,我們可以制作蓮藕排骨湯、銀耳雪梨湯、百合蓮子湯。秋天天氣變得干燥,根據‘燥則潤之’的原則,食藕還可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談佳佳介紹道。
處暑后逐漸秋燥,潤燥養陰是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則,所以在飲食上多吃一些百合、銀耳、蓮子,梨子或者蜂蜜所做的菜和飲品,可以緩解皮膚干燥、口干咽燥的狀況。“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容易上火的朋友在食用蓮子時最好吃不去芯的蓮子,效果會更好?!?/p>
此外,談佳佳認為,秋天應該是收斂的狀態,飲食上還要注意少辛多酸,“少辛就是避免吃一些發散辛辣的食品,這個時節要不吃或少吃辛辣類的食品,辛辣火鍋、燒烤類盡量不吃或者少吃。”談佳佳稱,處暑后可以多吃秋季的應季的食品,尤其是新鮮水果,比如橘子、葡萄等等,這些都是秋季應季水果,且是甘酸的食物。
舌苔厚膩人群暫不要吃滋陰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舌苔很厚膩的人群,暫時不要吃滋陰的食物。
大家晨起漱口可以對著鏡子自查下舌苔,正常舌苔應該是薄白的,當舌苔顆粒細膩致密,揩之不去,刮之不脫,舌面上有一層油膩狀粘液的苔質時,為膩苔;苔質較厚,望之不能見底,為厚苔。
處暑以后,雨水減少,氣候會變得越來越干燥,有的人群會出現明顯的皮膚干燥、甚至脫屑瘙癢。對此,談佳佳表示,這類人群在洗澡時水溫不要太熱,若皮膚瘙癢明顯可以在洗澡后涂抹潤膚露。
宜早睡早起,適當增加睡眠時間
“與夏日相比,處暑之后我們要適當增加睡眠時間?!闭劶鸭颜f,《黃帝內經》中有言秋三月宜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避免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早起適當的活動有助于肺氣舒展,有助于緩解秋燥?!拔覀円步ㄗh在陰陽交替的午時(中午11時至13時)可以休息,雖說處暑時陽氣逐漸收斂了,但是午時暑熱仍然存在,我們最好睡半小時左右,可以避開暑熱,補充睡眠?!?/p>
春捂秋凍,談佳佳建議,處暑后人們的著衣原則是感涼而不寒,“能感覺到涼意,但不應覺得寒冷,這也是可以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向接下來逐漸變寒冷的時節過渡?!睂τ行难芗膊〉?、體弱的老年人,注意把握秋凍的度,早晚要注意攜帶薄外套,更應注意及時增減衣服,以防增加心臟的負擔以及感染疾病的風險。
秋收冬藏需調暢情志
秋季自然界萬物凋零,容易使人產生悲秋之情。中醫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說法,秋天主收斂,且秋天的肅殺之氣容易影響人的情緒。
“處暑后,我們要收斂神氣,同時比較建議做一些平心靜氣的行動,像聽聽舒緩的音樂,練習書法及美術等,另外建議不要劇烈運動?!闭劶鸭驯硎?,處暑后,陽氣逐漸收斂,運動宜緩,可以選擇八段錦、太極拳等,注意選擇早晚相對涼快的時候運動,運動后及時擦汗更衣,避免受涼。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實習生 宋冉 (張洪哲/供圖)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