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驕陽似火,酷暑難耐。而在有著“中國富硒第一村”美譽的石臺縣仙寓鎮大山村卻是另外一番景象:樹蔭下、巖石旁、小溪邊,三三兩兩,都是來避暑度假的游客。讓他們首先感到愉快的是,從石臺縣城下高速后,進山一路暢通,1個小時左右,就到大山村的民宿了。
8月7日,由安徽省公路管理服務中心聯合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新聞辦、安徽省作家協會、安徽省網絡作家協會、新安晚報社、大皖新聞共同主辦的“行筆江淮”公路故事主題宣傳采風團來到石臺縣采訪通景道路給大山村帶來的變化。
大山村,位于石臺縣仙寓鎮南部,三縣(另兩縣為東至、祁門)交界,國家4A級仙寓山景區境內。大山村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是遠近聞名的富硒村。這里群山環繞,遠離塵囂,讓長期居于鬧市的老人回歸自然;大山村人文厚重,可以讓清閑下來的老人精神充實;大山村富硒負氧上的優勢,可以促進老人的身心健康。這里成為老年人選擇旅居養老的理想之地。每年夏季,就是這里的旅游旺季。
據大山村村支書王自建介紹,大山村搞旅游,最關鍵的就是路。老早的山路,只能走板車、自行車,汽車是不通的。后來試運營旅游,山路被修成石子路、柏油路、水泥路。但路況不好,有的路段坡度很陡,經常有游客在下山時不敢開車。他們就說,這地方是個好地方,但就是交通太不方便了。
建成后的七洪路。(安徽省公路管路服務中心提供)
為了發展旅游業,石臺縣近年來實施了大山村通景道路項目。該項目由七洪路升級改造工程與楊樹村至七里塢升級改造工程組成,建設總里程約為9公里,總投資約為4015萬元。公路采用三級公路設計標準,受地形條件限制,部分路段采用四級公路標準,路面寬6.5米,路面類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該項目升級完成后,更好地與主干線聯通,極大提高了行車安全性和行車舒適度。從石臺縣城到大山村的行車時間原來的2小時縮短至現在的1小時。
王自建說,近兩年來,到大山村的游客翻倍遞增。游客們的第一反應都是交通方便了。游客來了,就帶火了大山村的帶有餐飲和住宿的民宿。大山村轄9個村民組、305戶1050人。截至目前,全村共有農家樂179家(含祁門縣葉家37家),擁有床位3867張。
王自建說,他家也經營民宿,由愛人打理,有十幾間客房,一年的收入達30萬元。而經營民宿收入最多的一年能掙200余萬元。
建成后的楊七路。(安徽省公路管路服務中心提供)
大山村通景道路項目還引來了投資。今年6月,仙寓山景區內一座以康養為主題、擁有124間客房的瑞昶 硒渚酒店正式開門營業,“酒店建設與門口公路修建是同步的,集團選擇在這里投資,交通越來越方便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酒店負責人熊飛介紹,7月下旬到目前,灑店基本客滿 ,絕大多數客人都是自駕而來的散客。
安徽硒泰食品有限公司在仙寓山景區內,主要產品是天然飲用水,2023年生產產值突破2000萬元大關。公司董事長陳慶德說,近年來石臺縣最大的變化就是道路的變化,特別是農村公路有了極大提升。公司的客戶、代理商來到這里之后,就說這里的交通便捷了,安全性提高,整體形象也提升了。
陳慶德說,大山村通景道路項目給公司帶來多重利好。首先,公司門口的形象得到巨大提升,也不再出現交通擁堵情況;其次,6.5米寬的路面,13米貨車可以直接開進工廠運水,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道路提高了我們辦企業的積極性,明年公司要啟動二期項目。
據介紹,大山村通景道路為溝通鄉鎮及區域內干線公路起到重要示范作用,不僅是石臺縣打造旅游全域化的重要支撐,更是加速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大皖新聞記者 許大鵬 程嬌嬌 通訊員 劉蓉蓉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