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北京時間8月7日8時9分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從此時節,陽氣漸收、陰氣漸長,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季節更替,氣候變換,立秋時節有哪些養生小妙招呢?
安徽省國醫名師、首屆江淮名醫、安徽省針灸醫院(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名醫堂主任醫師曹奕表示,秋天可以喝些養肺滋陰的湯,比如蓮子百合湯、冬瓜老鴨湯,還可以適當吃些魚、泥鰍、甲魚等滋陰的食物。
秋日注意滋陰養肺,可多喝蓮子百合湯
立秋標志著秋天開始了,進入秋天以后燥氣比較重。中醫認為秋天要注意養肺,肺臟喜潤惡燥,秋日滋陰生津很關鍵。百合、蓮子、銀耳、秋梨、蜂蜜等食物都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功效。
“秋季天氣干燥,人體需要更多的水分來保持皮膚和呼吸黏膜的濕潤。”曹奕建議,秋天可以喝些滋陰養肺的湯。“我非常推薦蓮子百合湯。”曹奕說,百合有滋陰養肺的功效,蓮子比較健脾胃,湯里再加一些調和脾胃的紅棗,對老年人來說潤肺效果很好。
此外,曹奕認為冬瓜老鴨湯也是養陰潤肺的湯品,“中醫認為,鴨肉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之效,是清補的佳品。”曹奕建議,秋天除了多喝湯,還可以適當吃些魚、泥鰍、甲魚等滋陰的食物。
秋天運動要適度,避免運動后出汗過多
“立秋后,陽氣逐漸收斂,陰氣慢慢增長,晝夜溫差逐漸增大。”曹奕提醒,要隨著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注意防寒保暖。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如果在秋天感染了風寒,進入冬天容易出現消化系統的問題。
“進入立秋后,夜漸長晝日短,應增加晚上的睡眠時間。”曹奕表示,早睡可以養陰氣,收斂陽氣,早起可以調暢肺氣,符合秋季滋陰養肺的養生之道。同時,也可以通過運動增強身體的適應能力,順應氣候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鍛煉后以感到舒適為宜。曹奕強調,不建議大家選擇運動量大的運動,避免運動后出汗過多,使邪氣趁虛而入。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更要注意運動適度。
立秋后吃瓜要適量,脾胃虛弱人群要少吃
在民間,“立秋吃西瓜”仿佛已約定俗成,但也充斥著立秋后就不能吃西瓜的聲音,比如“秋不食瓜”“秋傷于濕,冬必咳嗽”。那么立秋到底可不可以吃西瓜?曹奕告訴記者,立秋后可以吃西瓜,但要適量。
“立秋吃西瓜的民俗是從西北傳到中原地區的。”曹奕介紹,古時西部種植西瓜規模較大,西瓜通常在立秋時成熟,西部人民為了慶祝瓜果豐收就會在立秋這天吃瓜。
“在以前,南方部分瓜果在立秋時下市,人們為表達對夏季的懷念吃西瓜;而北方地區立秋可能迎來瓜果上市,為慶祝瓜果豐收,于是人們便在立秋這天吃瓜。且民間傳聞,立秋啃瓜不長秋痱子等,中醫認為可以吃瓜,但不宜過多。”曹奕表示,在立秋后,天氣仍比較燥熱,人們通常把西瓜放進冰箱后再食用,對身體健康有一定損害。
農歷七月初,暑氣依舊較重,吃西瓜主要為了清熱解暑。曹奕提醒,脾胃虛弱的人群,特別是老年人立秋后建議少吃西瓜,西瓜水分足,過量食用西瓜會沖淡胃液,引起消化系統的疾病。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徐琪琪 實習生 柏麗云 宋冉 周宇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