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萬千氣象看中國|安徽:皖江綠色發展浪花綻潮頭

大皖新聞訊  長江自江西入安徽,經安慶、池州、銅陵、蕪湖、馬鞍山五市,在江淮大地蜿蜒416公里,素有“八百里皖江”之稱。悠悠長江水,不僅養育了江淮兒女,還見證著安徽在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疊加下的華麗蝶變。

近年來,安徽省把全面打造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安徽)經濟帶列為生態文明建設“一號工程”,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強化依法治江,突出抓好長江治污、治岸、治漁三件大事,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24年1-5月,長江干流安徽段水質持續穩定為Ⅱ類水平。如今,“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麗畫卷正在長江安徽段徐徐展開。

圖為安徽馬鞍山濱江風光(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綜合整治護碧水,魚翔淺底入畫來

盛夏時節,站在長江之畔的薛家洼觀江平臺上遠眺,悠悠江水盡收眼底,岸邊樹木蔥蘢、綠草茵茵,前來游玩的市民游客紛紛駐足拍照。誰能想到這里曾是鋼廠、化工廠、碼頭等的聚集地。

圖為安徽馬鞍山薛家洼公園(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5年前的這里還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不僅路不好走,空氣污染還嚴重。”退捕漁民陳蘭香說道。

薛家洼地處馬鞍山花山區、雨山區兩個行政區的交界,曾是長江干流馬鞍山段漁民、漁船最集中的聚散地,水體污染嚴重。在這片986畝的區域里,曾有散亂污企業7家、非法碼頭3處、固廢堆場1處,生態問題突出。

從昔日“臟亂差到如今“美如畫”,薛家洼生態蝶變的背后,是馬鞍山“鐵腕治江”的決心。2019年,馬鞍山市開展以薛家洼為重點區域的長江東岸綜合整治,經過關停并轉散亂污企業、拆除非法碼頭、修復岸堤、植樹復綠、清理固廢等一系列整治,薛家洼成了生態園。

圖為安徽馬鞍山薛家洼公園(馬鞍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安排各類財政資金9.64億元,重點用于提升長江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保護和利用岸線資源、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馬鞍山市財政局相關人員介紹,如今,長江馬鞍山段的魚類規模、資源密度分別是禁漁前的1.5倍和2倍。

魚類規模的增加預示著長江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向好。今年4月,馬鞍山市長江支流運糧河一泵站過濾池內發現一條野生中華鱘,這是自2020年實施長江十年禁漁以來,該流域首次發現野生中華鱘的身影。

在安慶西江江豚遷地保護基地附近水域,數十頭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在水中覓食嬉戲。江豚的生存狀況是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的“晴雨表”,過去由于生態環境惡化,長江江豚的數量一度呈下降趨勢。

近年來,通過植被恢復、水系連通、微地形改造等工程實施,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安慶市江豚自然生態保護區的江豚逐年增多,并呈現多種群、多頭數的匯聚。

圖為安慶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江豚戲水(安慶市委宣傳部供圖)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保護區內江豚數量約為180至200頭,為長江江豚種群密度最高的江段。”安慶市江豚自然生態保護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1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安慶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包括安慶、池州長江江段和皖河部分水域,主要保護對象為長江江豚及其棲息地。如今,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浮游植物152種,維管植物405種;浮游動物77種,底棲動物11種,脊椎動物32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6種,安徽省重點保護動物29種。

開辟綠色新賽道,“首位產業”正騰飛

一邊是保護、一邊是發展。魚與熊掌如何兼得?安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7月7日,2024首屆“以竹代塑”暨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安徽池州開幕。“竹產業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產業。”國際竹藤中心黨委書記尹剛強在大會上介紹,“以竹代塑”作為竹產業重要發展方向之一,為全球治理塑料污染提供了新思路、新智慧。

圖為池州竹林(池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池州現有竹林面積近60萬畝,連片竹資源培育基地11個,全市毛竹面積萬畝以上的鄉鎮(街道)達24個,竹資源十分豐富。

圖為池州竹林(池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公司現有150臺竹吸管生產設備,預計到2030年,竹吸管產量可達300億只,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萬噸。”安徽鴻葉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德震介紹,公司歷時4年,成功研制出竹吸管自動化生產設備,批量生產的竹吸管遠銷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去年年底,鴻葉集團還受邀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向世界分享“以竹代塑”中國經驗。

圖為安徽鴻葉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竹吸管

圖為安徽鴻葉集團有限公司竹吸管生產設備

目前,安徽鴻葉集團年加工竹材達10萬噸,已建成中國最大的竹簽、竹筷、竹吸管三大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基地。產品遠銷日韓、東南亞、歐洲、北美、南美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此外,還投資15億元籌建240畝以竹吸管為主的竹制循環產業園,匯集以研發和生產各類"以竹代塑"新產品,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值將達到40億元。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新時代的安徽,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綠色產業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新能源汽車是安徽的首位產業。2023年安徽汽車產量249.1萬輛,同比增長48.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86.8萬輛,汽車出口114.7萬輛。2024年1-4月,全省汽車產量92.9萬輛,占全國10.3%;新能源汽車產量33.1萬輛,占全國11.1%。同時,集聚7家整車企業,擁有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等全系列產品,初步形成安慶、宣城、滁州、馬鞍山等多個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群,涵蓋動力電池、電機電控、關鍵材料、銷售維保、回收利用等汽車全產業鏈。未來,安徽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必將勢如破竹,帶動汽車全產業鏈產值向萬億元邁進。

長江淮河互“牽手”,通江達海奔未來

連接長江,走向大海。如今,安徽長江地區匯聚了全省70%的新興產業基地、80%的高新技術企業、90%的上市公司,成為安徽發展水平最高、創新活力最強、增長潛力最大的地區。而這背后,長江淮河的"牽手"功不可沒。

圖為引江濟淮淠河總干渠鋼渡槽 (余康生/攝)

安徽河網密布,坐擁長江淮河兩條黃金水道,但一江一河遙遙相望,南北割裂,無法聯通。2023年,長江“牽手”淮河,江淮運河通航,在安徽境內實現淮河、長江兩大流域航運聯通,新辟了一條貫穿南北的安徽水運大通道。

作為新中國建成的最大運河,江淮運河是全國規劃“四縱四橫”高等級航道之“縱二”組成部分,是長江、淮河以及黃河三大流域經濟要素流通的關鍵通道。江淮運河重構了安徽省內河航運格局,形成安徽長江、淮河、江淮運河“一縱兩橫”的高等級主航道,打通了長三角與中原經濟區之間的水運大動脈。

水運興,則產業興,近年來,安徽加快水運高質量發展的步伐,航線布局加密優化,加速產業集聚發展,有力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

目前安徽港航集團共開行航線64條,每周開行257航次,航線數量居內河港口首位,到達港口下游至上海、連云港、太倉、南通,上游到宜賓、重慶、武漢、長沙、南昌、周口、淮濱等,通過上海港中轉至國內沿海和全球主要港口。全省主要集裝箱港口至上海航線,運輸時間減少一半、運輸效率提升一倍,從以前的"貨等船"變為了現在的"船等貨"。

圖為安慶港長江黃金水道(安慶市委宣傳部供圖)

水運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一直不斷在加快。如今,安徽“一縱兩橫五干二十線”內河航道主骨架即將形成,蕪湖馬鞍山、安慶江海聯運樞紐,蚌埠、淮南淮河航運樞紐和合肥江淮聯運中心等“兩樞紐一中心”港口體系全新升級,通航能力大幅提升。

截至2023年底,安徽省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5811公里,四級及以上干線航道共2202公里,干線航道覆蓋全省70個縣(區),縣級區域通達率達67%。

圖為安慶港長江黃金水道(安慶市委宣傳部供圖)

面向未來,安徽省將牢固樹立“向海而興、借船出海”的開放意識,充分發揮安徽省“擁江達海”水運優勢,加快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水運體系,加快從內河水運大省向內河水運強省轉變。

長江,生生不息,長流常青。新征程上,安徽正托舉著美麗的中國夢奔向遠方。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正文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尼木县| 皮山县| 秦皇岛市| 邹平县| 湄潭县| 广南县| 云梦县| 浦江县| 和平区| 九寨沟县| 定南县| 汉川市| 和田县| 呼玛县| 禹州市| 汝阳县| 衡山县| 柞水县| 太白县| 搜索| 洪洞县| 望都县| 大兴区| 喀喇| 玉林市| 宾川县| 蒙城县| 和顺县| 全州县| 横峰县| 芷江| 海城市| 天柱县| 鄂伦春自治旗| 赣州市| 岳阳县| 德格县| 连州市| 宝兴县| 景洪市| 温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