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000公里外的新疆皮山,安徽的黃梅戲開始被越來越多人傳唱;赴疆的鐵路線上,“皖和號”承載了越來越多的歡聲笑語……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2023年以來,安徽省第五批援疆指揮部深入實施文化潤疆,皖和兩地日漸頻繁的文化交流互融,如春風化雨般滋潤人心,兩地情誼也更加深厚。
黃梅戲唱進皮山校園
你能想象,來自新疆的小姑娘可以把安徽的黃梅戲唱得同樣宛轉悠揚嗎?近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安徽實驗學校采訪時,趕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教學。
安徽黃梅戲唱進皮山校園。
“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丟下一粒籽,發了一顆芽,么桿子么葉,開的什么花……”“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狀元著紅袍,帽插宮花好哇好新鮮哪……”熟悉的旋律響起,來自皮山縣安徽實驗學校的學生們身著鮮艷的戲裝,有模有樣的表演起來。
該校的老師阿依努爾·奧斯曼站在一旁,邊看邊指導學生們的身段和唱腔。“援疆老師的到來,不僅帶來了文化知識,也帶來了豐富的文化活動。我們這邊的孩子也可以學習一下安徽的民族歌曲和傳統文化。”阿依努爾·奧斯曼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通過安徽的援疆計劃,她不僅接觸到了黃梅戲藝術,還有機會到安徽進修,親身感受原汁原味的黃梅戲,再把這種優秀的藝術形式教給孩子們。
以戲為媒,安徽與皮山的文化交流活動愈加頻繁。
去年以來,“我們的中國夢·中華文化耀和田”安徽黃梅戲劇院專業團隊19人,在和田、皮山共演出11場次。安慶市文化館組織20余名文藝工作者組成安徽演藝小分隊,赴新疆和田開展交流演出活動,舉辦了3場演出和4天培訓,為當地3000余名觀眾,送上了精彩的文化盛宴。特別是根據援疆感人故事挖掘的黃梅戲小戲《火紅的石榴》,在當地引發強烈共鳴。
文化交流互有往來,和田地區新玉歌舞團也赴安徽感恩匯報演出 6場次,皮山縣文藝及旅游團體赴安徽省文化交流演出3場次,共筑“皖和一家親”。
“皖和號”拉動赴疆旅游
前不久,一部《我的阿勒泰》再一次帶火了新疆旅游。6月18日,“萬人游新疆”系列活動之“皖和號”旅游援疆第五批在合肥火車站啟航,426名旅客分別搭乘航班及火車前往新疆烏魯木齊,開啟精彩的南北疆之旅。
“皖和號”旅游援疆專列從2017年開行至今,共組織萬名游客入疆,間接帶動赴新疆游客近10萬人次。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2024年“萬人游新疆”系列旅游援疆項目將在4月至12月期間,圍繞新疆目的地,陸續推出涵蓋航空、疆內專列、自駕等不同主題特色的產品。該項目主要包括“皖和號”旅游援疆專列系列、觀光游、休閑度假、特種旅游和定制主題等5大類別產品,共計近50條不同的旅游線路。
以第五批“皖和號”旅游援疆為例,游客可以暢游天山南北,領略高山湖泊的寧靜之美、雅丹地貌的奇特之景、大漠孤煙的雄渾之態、伊犁草原的廣袤之姿,感受草原與雪山交相輝映的壯美,體會喀什老城的深厚歷史底蘊,品嘗和田夜市的特色美食。特別是,和田地區文旅局特意安排“皖和號”專場歌舞演出等體驗性、互動性活動,全方位展現民族融合的新風貌,讓安徽游客能夠深度體驗和田的獨特魅力。
旅游援疆,承載著皖和兩地人民增進相互了解、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促進民族團結、增進民族感情的重要使命。2023年5月以來,先后組織5趟“皖和號”專列、輸送旅游援疆人數885名,以定制、小包團、自駕游等形式共組織旅游援疆人數9311名,真正實現了“萬人游新疆”。
不僅如此,安徽省第五批援疆指揮部還加大旅游智力支持和宣傳推介。邀請安徽省規劃設計研究院調研指導皮山縣旅游產業發展規劃,開展和田地區“萬人游新疆”金牌講解員培訓,組織和田、皮山文旅部門先后到我省合肥等8地市開展旅游宣傳推介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跨區互相推送游客,在文化旅游宣傳、推薦優質景區、精品線路和產品推廣等領域開展合作。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