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人的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生命只有一次。我很幸運能夠盡一點綿薄之力,有機會去挽救他人的生命。”7月7日上午,在為宿松縣首例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葉海飛舉行的歡送儀式上,葉海飛這樣說。這話聽起來質樸,卻飽含著大愛。此時的他,已準備好了去赴一場生命之約。
現年38歲的葉海飛是宿松縣匯口鎮曹湖村人,平時從事貨運及裝修等工作,一直熱心參與公益事業。2023年6月,他如愿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今年6月,葉海飛接到了配型初步合適的電話。電話中,當工作人員問他是否愿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他立馬就答應了。
說到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初衷,葉海飛告訴記者:“我妻子患有紅斑狼瘡。在安慶醫院陪護她時,我認識了一位患白血病的病友。當時他的血小板非常低,醫院都下了病危通知書,我就去獻了血小板。這是我第一次獻血小板。之后,我就經常去血站獻血小板,去年一年我就獻了17次。然后我從血站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就主動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但葉海飛的父母對此多少有些擔心。“不知道對身體會不會有傷害,但這是孩子的決定,我們也只能支持他。”葉海飛的父母說。
造血干細胞捐獻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么?宿松縣人民醫院血液風濕免疫科主任洪慧玲表示,據臨床觀察和國際上的報道,至今沒有因為捐獻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而損害健康的案例。
在歡送儀式上,葉海飛說:“非親屬配型成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甚至更少,因為知道配型能夠成功有多不容易,我一點猶豫都沒有。”儀式結束后,葉海飛在宿松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專車前往中科大第一附屬醫院,準備接受造血干細胞采集。
“葉海飛這一義舉,勇氣可嘉,精神可敬!我們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了不起。”宿松縣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何翠平說,“作為一名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我也呼吁更多的人關注并參與造血干細胞捐獻中來。”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歐陽星宇 陳劍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