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4日下午6時許,帶著一絲疲倦,上午剛剛在安醫大一附院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安廣喜回到了蚌埠,面對大皖新聞記者,他的第一句話就是“獻造血干細胞感覺跟獻血差不多,就是多了點麻麻的感覺!”
獻造血干細胞的4小時他想了很多
安廣喜是固鎮楊廟鄉安集村人,目前供職于安徽三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談及此次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淵源,安廣喜向大皖新聞記者表示,這還要從2019年時說起。
據安廣喜回憶,在2019年的一次獻血中,聽周邊的人說起,如果自己的造血干細胞進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他人患有白血病之類的,自己與他人配對成功,就有機會挽回一條生命。聽到這里,安廣喜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這個行列。今年40歲的他,于2019年6月14日留樣登記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經過前期的高分辨檢測和嚴格的體檢,最終被確認符合捐獻。
在兩個月前,安廣喜接到通知,說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與他人匹配上了,是需要自己的時候了!然而在接到這個消息時,安廣喜表示,自己當時猶豫了。“還是擔心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有負面的影響,萬一后續對自己有負面影響,誰來保障呢?”懷著這些疑慮,安廣喜從網絡中搜集相關資料,了解到自己的擔心并不存在。同時,得知等待捐獻的人也同自己差不多大,都是40歲左右時,安廣喜想,“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如果是我遇到了這樣的困難,當然也希望有人能幫助我”,在經歷過一番思想斗爭后,安廣喜下定了決心。
為此,2024年5月30日,他前往入住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區,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做最后的準備。6月4日上午八點,安廣喜進入病房做準備,9點17分捐獻造血干細胞正式開始,下午13點30分左右,歷時4個多小時的捐獻結束。
在談及此次捐獻造血干細胞感受時,安廣喜表示,捐造血干細胞其實跟獻血差不多,只是時間上稍微長一些。造血干細胞是將血液抽出,將造血干細胞分離出來,并將血液重新輸回身體中。“我在床上躺著,一開始的時候還是有點害怕的。看著容器中分離出來的造血干細胞越來越多,我感覺距離他人活命的可能就越來越大!不僅不害怕,反而更加欣慰和激動!”
據蚌埠市紅十字會副會長黃新年介紹,安廣喜在此次的捐獻中,經過了35次血液循環,總計獻出了206毫升的造血干細胞,這是蚌埠市第23例捐獻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
他曾在火場救人后悄然離開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安廣喜堅持無償獻血8000多毫升,2018年曾就職湖南省一家房地產公司銷售業務員時,他還曾火場救過人。
2018年的5月3日中午,安廣喜完成當天工作回公司的路上,發現邵東縣一居民樓發生火災,滾滾濃煙冒出窗戶,情況十分危急,這時100多名居民還在居民樓里。正當危急中,安廣喜一邊拔打119報警,一邊頂著樓道的濃煙直沖上去。在二樓,安廣喜發現有個老太太正在房門口哭泣,而她家就是起火點。他趕緊把老人家扶到樓下安全地帶。隨后又返回樓上,沖進著火的房間,冒著生命危險,把煤氣罐閥門關閉,勇敢地扛出了火場,并與隨后趕來的消防隊員一起把明火撲滅,成功挽回了37個家庭的人身財產安全。做完了這一切,安廣喜悄無聲息地離開了現場。
義行善舉 給他人帶去生的種子
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安徽分庫對于安廣喜捐獻造血干細胞的行為給予了褒獎,在給安廣喜所在單位的函中明確,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治療白血病等惡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目前,全國已有17628名志愿者成功捐獻了造血干細胞,過程科學安全,不會影響捐獻者的身體健康。作為安廣喜的所在單位負責人,李興利同志介紹了安廣喜同志的平時工作表現,對他的善行義舉感到欣慰。
蚌埠紅十字會副會長黃新年表示,捐獻造血干細胞是治療急性白血病等惡性血液病的唯一有效途徑,一旦配型成功,無疑是給患者帶來了生命的種子。而造血干細胞的配型成功率為萬分之一,甚至是十萬分之一,所以此次的捐獻,可以說是充滿大愛的救命之舉。同時,黃新年也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獻血的過程中,都自愿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了。
6月5日清晨,安廣喜向大皖新聞記者表示,現在身體感覺并沒有異樣,也希望自己能夠將這樣的善事繼續做下去!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李凡星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