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18日晚至6月20日晚,黃山市歙縣境內迎來強降雨天氣,防汛形勢嚴峻。歙縣部分地區發生嚴重洪澇和地質災害,這其中就包括紹濂鄉、王村鎮和縣城部分城區等地。
災情發生后,武警、消防、民間救援隊等救援力量第一時間開展救援工作。6月21日和22日,大皖新聞記者也來到歙縣實地探訪,對話多位救援人員,了解最新救援進展。
轉移被困群眾時,他自己的燒烤店也進了水
險情就是命令,在最危險的地方人們總能看到逆行的身影。他們當中有武警戰士,有消防隊員,還有藍天救援隊隊員等,一個個小我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堅不可摧的救援力量。28歲的歙縣藍天救援隊隊員鄭斌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6月20日下午3點左右,妻子劉女士多次呼叫丈夫鄭斌,但是電話始終無法接通,殊不知此時的鄭斌因接到太多的救援電話,手機已經電量耗盡自動關機。在給手機充上電后,鄭斌終于跟老婆通上了電話,然而得知的卻是漲起來的水已經漫到他們家燒烤店門前。
“你趕緊走,東西不要了?!编嵄笳f,彼時的他根本顧不上家人和生意,因為他正身處紹濂鄉的洪水中轉移被困群眾,距離歙縣縣城30多公里。
鄭斌和隊友們前往防汛救災一線,6月20日一早就攜帶皮劃艇進村了,也是此次進入災區的第一批救援力量之一。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關鍵時刻肯定要挺身而出?!编嵄笳f,他早就看到了有關洪水的預警,但是沒想到洪水來得那么迅猛,如果當時他和老婆一起守在燒烤店,可能店里十幾萬的損失會減少一些,但是他的心里會不舒服,也對不起自己藍天救援隊隊員的身份。
600個電話、800多人和步行50000步
和鄭斌同時去往救援一線的還有歙縣藍天救援隊隊員葉峰。葉峰說,他和藍天救援隊的書記殷承民進村時正值山洪暴發時,他們兩人把皮劃艇緊緊地靠在一起才躲過一劫。隨后他們又迂回進村轉移群眾。
“水流湍急,有些老人不愿離開,這是轉移工作的主要難點?!比~峰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遇到這種情況只能耐心勸解,無論如何確保群眾的安危。
在王村鎮的群眾轉移工作告一段落后,6月20日下午,葉峰他們接到歙縣應急指揮中心的調令,需緊急返回歙縣縣城。因上游水庫水量飽和,河道即將行洪,他們要利用熟悉本地地形地勢的優勢,為來自全省十多支藍天救援隊伍帶路。
為此,30多公里的路程,葉峰輾轉7趟車,行走5萬多步,用時5個小時趕到了指揮部。“昨天(6月20日)凌晨2點,我和殷書記完成最后一項群眾轉移任務,水位退到路面以下,我們才去吃了當天的第一口熱飯,今天(6月21日)晚上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6月20日,歙縣藍天救援隊最忙的人要數隊長柯仲彪。當天,他從早到晚一共接到600多個電話,手機兩次被打到自動關機。
柯仲彪告訴記者,早在6月19日晚,就已經有5支藍天救援隊備勤,等待著大水的過境。6月20日,安徽省內有來自合肥、鳳陽等地的15支藍天救援隊共170多人參與到此次搶險救援當中,共轉移群眾約800多人,成為歙縣此次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
武警架設機械化橋,大型機械搶通去往村莊道路
受山洪影響,黃山歙縣清溪村連接外界的道路被沖垮,導致村民出行受阻,村莊一度成為“孤島”。
6月22日,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的官兵用時1小時左右,將一座25米長的機械化橋架設在道路垮塌處。承載數十噸重的機械化橋,讓滿載乘客的5座轎車行駛在上面十分平穩。
6月22日下午2點30分左右,大皖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有不少村民或駕車或步行通過臨時便橋進出清溪村。
“我們200人的隊伍,利用12個小時的時間,從城區到紹濂鄉已經搶通32公里,累計清理滑坡30多處,約1萬方。”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現場負責人告訴大皖新聞記者,截至22日中午,歙縣主城區通往紹濂鄉小溪村和清溪村的道路已經貫通,搶通清溪村通往古祝村的大約8公里道路,是該支隊目前的主要任務。
“先頭小分隊已經向古祝村挺進了2.5公里,目前,通往該村的道路還有山體滑坡,道路損毀,車輛無法通行?!睋撠撠熑私榻B,其支隊官兵將盡最大努力以最快速度搶通受災地區的出行道路。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殷志強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