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6月15日,備受關注的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列車迎來首發,從上海出發后,途徑滬蘇皖浙三省一市,停靠合肥南、九華山等21座車站,歷經8小時9分鐘后回到上海虹橋。這是首條跨越長三角三省一市的環形高鐵列車,“軌道上的長三角”新增一條環形“走廊”,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天,大皖新聞記者進行了采訪,為讀者梳理了“五大看點”。
首趟列車上座率怎樣?
超級環線列車上的文化展示 豐子愷/攝
此次開行的上海-上海虹橋G8388/9/8次超級環線高鐵列車途經上海、江蘇、安徽、浙江三省一市,全程停靠上海、南京南、合肥南、九華山、千島湖、杭州東、上海虹橋等21座車站,單向行駛里程超1200公里,全程旅行時間8小時9分鐘。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站客運車間黨總支副書記、工會主席湯杰說,首日開行的G8388次列車采用CRH2C車型,列車定員610人。截至列車正式發車時,上海站已售票超過600張,客座率接近100%。首日乘坐該趟列車的旅客主要前往蘇州、無錫、南京、黃山、九華山等城市。
旅客在上海站站臺打卡留念 豐子愷/攝
13時33分,G8388次列車抵達合肥南站。記者在合肥南站站臺看到,不少旅客排隊等候上車。在上海工作的合肥小伙付世康從上海站乘坐這趟列車來合肥休假,他說,上車后才發現是“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 ”,特別注意到沿途停靠站點幾乎都是風景點,“感覺非常方便,適合旅游打卡”,他表示一定要向朋友推薦這趟車。
據了解,為提升乘坐上海首條超級環線高鐵旅客的體驗,車站在候車室、檢票口增派工作人員加強引導,開辟專用候車室和檢票通道。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客運段高鐵一車隊列車長張小曼說,在列車上配備了愛心百寶箱、防暑小藥箱、行李防錯條等,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旅客使用。同時,列車上還設置有“書香驛站”和長三角城市“打卡集章”點,讓旅客在欣賞沿途美景的同時,增添一份書香和樂趣。
旅客在合肥南站排隊上車 。
為什么設計成環線?
這趟高鐵列車將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長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串聯,滬蘇浙皖三省一市也首次借由環線列車產品連線成“圈”。
超級環線列車駛過廬江特大橋。 呂金藝攝
“大眾需求是本次超級環線開通的直接原因,大環形高鐵的開通將為沿線旅客出行提供便利。”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南通大學長三角現代化研究院院長何建華認為,四通八達的軌道交通網絡已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標志性成就之一,環線的開通改變了人們對區域地理的認知,將促進區域內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暢通,給區域經濟帶來更多效益。
上海局集團公司運輸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環線的設計不僅能夠發揮長三角路網優勢,提升動車組車輛運用效率,還能把沿線主要客流點串接起來,減少部分旅客在高鐵樞紐城市間換乘等待時間,更好滿足環線覆蓋城市間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
隨著杭昌高鐵黃昌段、池黃高鐵的相繼開通,G8388/9/8次列車通過滬寧城際、寧蓉鐵路、合安高鐵、寧安高鐵、池黃高鐵、杭昌高鐵、滬昆高鐵等7條鐵路進行串聯,形成了上海至南京南至合肥南至黃山北至杭州東至上海虹橋的長三角環形鐵路網,把長三角區域內較為偏遠的城市與中心城市連接起來,讓小城市與大城市間的人員流動更為緊密便捷,同時也滿足了沿線城市旅客按需“分段乘坐”的實際需求。
同時,立足于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列車的開行不僅有助于密切長三角各個都市圈內部聯系,也將促進都市圈之間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的交流互動,助力長三角區域經濟、縣域經濟、文旅經濟發展不斷深化。
對“大黃山”文旅有何裨益?
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串聯起了長三角地區的多個重要城市,也串起了長三角黃金旅游線的一路風光,而“離黃山風景區最近的高鐵站”黃山西站,也是這趟高鐵列車的站點之一。
合肥站營銷科副科長錢云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這條線路在安徽境內連通了7座車站,安徽是大環線內停站最多、旅游景區最多的省份。而這條環線連接了黃山區最重要的客源地市場,同時串聯起安徽省“大黃山”最精華的旅游線路。游客們乘上這趟列車,可以游覽黃山、太平湖、九華山等景區,感受“煙雨大黃山、心靈休憩地”的美好旅程。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池黃高鐵開通以來,黃山區推出了多元化的旅游產品,如避暑親水游、度假康養游、職工療休養、研學夏令營、徽文化體驗游等旅游線路,不僅有黃山、太平湖、翡翠谷等區域內景區,還有九華山、西遞宏村等“大黃山”線路產品。到今年年底前,憑到達“黃山西站”的高鐵票,能半價游玩黃山區10家景區點。每周三,黃山風景區等A級景區還推出了“周三免費日”活動。
暑運即將到來,環線列車會增開嗎?
上海局集團公司客運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G8388/9/8次超級環線高鐵列車將以上海站-上海虹橋站的單向模式開行,目前采用8輛短編運行。
鐵路部門將持續跟蹤列車開行情況,結合即將到來的暑運,摸清該列車區段客流特點,積累旅客出行數據,持續優化該列車開行方案,按需采取擴編增能等措施,滿足旅客多樣性出行需求。同時,通過與上海-合肥南G7357/6次和合肥南-上海虹橋G7174/1次高鐵列車聯程互補開行,為沿線旅客往返出行提供便利。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高級工程師楊秀志提到,2020年開通的列車始發站與終到站均為合肥南站的高鐵“小環線”,把沿線肥西、舒城、廬江、桐城、安慶、池州、銅陵、無為、巢湖等地串成一個省內流動的“小圈”,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沿線人民群眾出行時無需中途換車即可一車直達沿途城市的需求,使得環線上城市間往來更加便利和密切。
“此后,我們開始謀劃開行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列車,直到今年4月份池黃高鐵開通運營,形成了長三角環形高鐵網,使得我們具備了開行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列車的條件。”楊秀志說,開行超級環線列車也是一次嘗試和探索,把“長三角一體化”這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軌道上的長三角”目前發展怎樣?
長三角高鐵“超級環線”15日首發,是長三角地區交通網絡的一次重大升級。目前,“軌道上的長三角”發展得怎樣?
近年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深入推進,長三角高鐵網絡不斷加密,已經成為全國高鐵網絡最發達的區域之一。 楊秀志向大皖新聞記者透露,截至2024年5月,長三角鐵路已擁有26條高鐵,動車組開行范圍覆蓋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級城市,成為全國高鐵網絡最發達完善的區域之一;鐵路營業里程超1.45萬公里,其中高鐵里程超7200公里。安徽省高鐵里程達2662公里,居長三角第一位,穩居全國前列。其中,合肥市的高鐵里程524.3公里,居長三角主要城市第一位。
2023年,長三角鐵路全年旅客發送量達到8.08億人次。今年1-5月,長三角鐵路旅客發送量超3.57億人次,較去年同比增長18%。長三角地區發達完善的鐵路網尤其是高鐵網,已經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標志性成就之一。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通訊員 胡曉煒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