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生物多樣性調查是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和利用的基礎,是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的有效舉措。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涇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已完成了部分類群的調查,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揚子鱷
據介紹,此次涇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鳥類通過布設 39 條樣線、16 個樣點已完成冬季(越冬季)、春季(遷徙季)兩個季節的調查工作,共計調查記錄到鳥類 128 種,隸屬于 16 目 34 科。
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鳥類共有 19 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 1種,為中華秋沙鴨,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有 18 種,分別為白鷴、小天鵝、鴛鴦、領角鸮、紅角鸮、黑翅鳶、鳳頭鷹、松雀鷹、普通鵟、林雕、雀鷹、黑鳶、蛇雕、白胸翡翠、紅隼、游隼、畫眉、紅嘴相思鳥。
中華秋沙鴨
兩棲爬行類通過布設 39 條樣線、16 個樣點完成了春季繁殖期的調查工作,共計調查記錄到兩棲類 16 種,隸屬于 2 目7 科 14 屬,爬行類 18 種,隸屬于 3 目9 科 17 屬。其中,爬行類調查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拉步甲
大皖新聞記者獲悉,淡水水生生物通過布設 21 個調查點位完成了春季枯水期的調查工作。魚類共計調查記錄到 32種,隸屬于 4 目 9 科。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共計調查記錄到 41 種,隸屬于 13 目 28 科。浮游生物尚處于鑒定階段。
陸生高等植物、大型真菌以及陸生昆蟲也完成了春季的調查,數據名錄尚在整理當中。其中,陸生高等植物通過布設 39 條樣線、117 個樣方,調查記錄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為大黃花蝦脊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有 6 種,為八角蓮、春蘭、蕙蘭、明黨參、蕎麥葉大百合、七葉一枝花。陸生昆蟲也有不小的收獲,通過布設 39 條樣線、16 個樣點調查記錄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昆蟲拉步甲。
大黃花蝦脊蘭
據悉, 涇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孕育了千姿百態的自然精靈,珍稀瀕危物種頻現反映了涇縣本底條件的優越性,生態環境保護成效顯著。宣城市涇縣生態環境分局為積極推進縣域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于2024 年 1 月組織召開涇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部署會以及《涇縣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與評估工作實施方案》評審會。
據介紹,涇縣將持續落實縣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工作,推進涇縣物種名錄、調查數據有序更新。同時持續優化研究思路,拓寬研究方向,關注重點物種及成果應用等相關工作,推動涇縣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通訊員 祝培睿 張中放 張俊(受訪者供圖)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