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31日晚,東方衛視《斯文江南》第三季圍讀徽州,品味徽州,節目中,徽商故里為濮存昕、保劍鋒和大山等嘉賓上菜,以地道徽菜俘獲嘉賓們的味蕾,用“一道菜”推介“一座城”,邀約廣大觀眾尋味黃山,沉浸式體驗秀美之城的美食與美景。
“徽商行跡之處,必有徽菜。”在《斯文江南》節目品味徽州環節開場白,主持人曹可凡向嘉賓和觀眾介紹了徽菜的發源地和發展史,以及與徽商之間淵源,并與嘉賓三人一席、分桌圍坐,場景立即有了人間煙火氣,仿若置身徽州酒肆、徽商故里。
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品味徽菜、圍讀與徽菜趣聞軼事。濮存昕、保劍鋒和大山等嘉賓對徽商故里出品的徽菜愛不釋口,交口稱贊。徽州臭鱖魚剛上桌,主持人詢問大山是否吃過臭鱖魚,大山連聲表示“吃過、吃過”。聽到胡適一品鍋與胡適、江冬秀之間的故事,保劍鋒直呼“(臨桌)一樣的菜,這桌能不能再來一份”,為節目帶來趣味。當徽商故里員工為嘉賓端上皖南土雞湯,介紹選用的是黃山的爬山雞,濮存昕聞香隨口說道“土雞味,和菜市場買的真不一樣”。圍讀、品讀之余,洋溢著嘉賓對徽菜的喜愛和對徽州的向往。
徽菜發祥于南宋時期,距今已有近千年歷史,特別是自明清以來,徽商富甲天下、馳名海內外,徽菜日漸聲名遠揚,自成一系。鼎盛時期,徽菜館曾覆蓋了大半個中國,據記載清代僅上海就有500余家徽菜館。主持人曹可凡介紹,據說當年在上海,徽菜算是一種比較高級的菜肴,“我認識一個長輩,他說他媽媽當時花一根金條去跟人家學徽州菜。”節目中,主持人與嘉賓一問一答,還溯源了腌篤鮮不僅是徽菜,而且菜品和菜名的形成與徽商代表人物胡雪巖和晚清風云人物左宗棠有關。
據徽商故里虹橋店介紹,此次節目錄制是在4月25日,也是上海首店開業剛過一周年,這是對徽商故里品牌的認同和品質認可。節目現場,徽商故里員工為嘉賓上菜并解說了“徽州臭鱖魚、黃山毛豆腐、胡適一品鍋、徽州刀板香、徽州腌篤鮮和皖南土雞湯”等招牌徽菜的文化故事。徽商故里以經典的徽菜、精致的出品和精心的準備,贏得嘉賓和節目組工作人員的一致認可。
黃山旅游旗下的徽商故里肩負“以美食推廣黃山旅游,以美食傳播徽州文化”品牌使命,以門店為“橋頭堡”,參與節目制作、內容生產和傳播,用“一道菜”推介“一座城”,除了宣傳徽菜和徽文化外,更多的是以美食為媒,邀請更多的人體驗徽菜、尋味徽州、打卡黃山。
很多人說認識一個地方最直接的方式,是從味蕾開始。如今,吃徽菜逐漸成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徽商故里逐漸成為推廣文旅品牌的金字招牌,活躍現場氛圍的“流量密碼”。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通訊員 黃旅軒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