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24日,記者從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了解到,該院近日完成了全球首例豬到人的臨床輔助異種肝移植手術,成功將基因編輯供體豬的肝臟移植到了一位71歲右葉巨大肝癌的男性患者身上。
“術后第七天,患者已經實現下地自由活動,肝功能等多種指標恢復正常,目前可以和醫生握手交流。”安醫大一附院院長孫倍成介紹,此次異種肝移植的“肝源”是來自云南的基因編輯豬,可以有效避免異種器官移植的超急性及急性排斥反應、凝血功能障礙。
肝癌患者術后肝功能恢復正常
5月17日,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倍成教授團隊和云南農業大學魏紅江教授團隊合作,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功將10基因編輯供體豬的肝臟移植到了一位71歲右葉巨大肝癌的男性病人身上。
“5月24日是患者術后第七天,目前患者狀況良好,已經下地自由活動,沒有發現超急性和急性排斥反應,凝血系統沒有障礙,肝功能已經恢復正常。”孫倍成介紹,移植豬肝每天有200ml左右金黃色膽汁分泌,CT和B超證實移植豬肝臟肝動脈、門靜脈、肝靜脈血流完全正常。
近兩年來,多基因編輯豬的異種器官移植技術在美國取得重大進展,先后已有2例心臟和2例腎臟的豬到人的活體移植。目前,還有1例腎臟移植患者健在,這給最終豬到人的異種器官移植發展帶來了希望。
今年3月14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將一只6基因編輯豬的全肝以輔助的方式移植到一位腦死亡人體內,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嘗試在腦死亡人體內移植豬肝臟,移植10天后還發現肝臟有膽汁分泌。3月19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云南農業大學合作,在昆明開展了豬到腦死亡人體的肝腎聯合異種移植,觀察了7天。
異種移植“肝源”來自基因編輯豬
記者了解到,此次異種肝移植的“肝源”來自基因編輯豬。云南農業大學云南省小型豬基因編輯與異種器官重點實驗室魏紅江教授介紹,基因編輯豬肝臟可以有效避免異種器官移植的超急性及急性排斥反應、凝血功能障礙等。
據悉,此次移植前首先切除該患者右肝巨大腫瘤,術中證實剩余的左葉肝臟不足以滿足肝癌患者的肝功能。于是將從重點實驗室獲取的514克重的10基因編輯豬肝臟移植到患者右側肝窩內,手術非常順利,即刻分泌膽汁。
該例手術的成功創造了醫學史上多個奇跡,包括制定了豬全肝如何植入、免疫抑制劑的使用、異種肝移植圍手術期管理等全球標準,使異種豬肝移植進入臨床成為可能。
開創轉基因豬異種肝移植的先河
據介紹,此次手術的成功開創了轉基因豬異種肝移植的先河。經過檢索是世界首例活體人的異種肝移植手術,也是全球第五例活體人的異種器官移植手術,是中國科學家從0到1的原始創新,說明中國科學家異種肝移植技術已經站上了全世界的最前沿,將成為醫學領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
此次10基因編輯豬到病人的肝臟異種移植,選擇的病人為右葉巨大肝癌患者,該患者移植前介入等治療無效,并且肝臟隨時可能出現破裂。在此情況下,同時基于同情及無傷害緊急的原則,在充分征得家屬和患者知情同意,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分別召開學術委員會、臨床新技術倫理委員會、器官移植倫理委員會及動物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該例患者異種輔助肝移植研究。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