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5月8日,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材料與化學學院再現"學霸宿舍",2020級材料與化學學院本科生李欣、張利勤、祝春娜、王維微四人分別保研至廈門大學、吉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她們四人學分績點人均3.9+,連續三年獎學金覆蓋率100%,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獎項10余項,連續三年均獲得校級"三好學生"……如此高"研"值的學霸宿舍都有哪些學習經驗和成長秘籍?
成為教室第一排的???/strong>
記者了解到,大學期間第一堂課,她們就不約而同地產生了坐在教室第一排的想法,此后,四人成為了教室第一排的??汀孕旁鷮嵉睦碚撝R是指導實踐的基礎,因此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后及時復習,專心學業,成了四人心照不宣的好習慣。
雖然她們學習的地點有教室或圖書館,但每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她們都會在回到寢室后一同討論,如果難題沒有解決,四人也會主動向老師請教,與老師的交流溝通也成了學習中的一種樂趣。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通過不斷努力,她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平均學分績點班級前列,連續三年獎學金覆蓋率100%,累計獲得16次獎學金,共計50000元。
做最合拍的"科研搭子"
在取得優異學業成績的同時,她們四人也會積極參加科研競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大二時,她們主動加入到實驗室學習相關實驗操作。雖然四人在不同的實驗室,但總會相互分享科研中的經驗,相互學習,包括如何合理制定實驗計劃、查閱文獻、完善實驗報告等等。由此,不同的科研經歷也讓她們碰撞出不一樣的思路。
此外,她們還經常相互組隊參加科研競賽。李欣熟練運用化學軟件,張利勤實驗時更為細心,祝春娜查閱文獻經驗豐富,王維微書面工作得心應手。四人結合各自特長,分工明確,做最合拍的"科研搭子"。
大三時,因為一方面要學習難度更大的專業課程,另一方面要準備各種科研比賽,四人經常在教室和實驗室中忙碌,只有晚上回到寢室時才有見面的機會,但每次遇到困難,她們總會相互鼓勵,共同出謀劃策。功夫不負有心人,她們累計獲得十余項國家級、省級競賽獎項。
"通過參加這些科研競賽,不僅鍛煉了我們每個人的科研能力,還使得我們之間的友誼更加深厚,一起克服困難獲得獎項時的喜悅心情,至今都讓我們記憶深刻。"張利勤表示。
生活中是彼此照顧的摯友
大學四年,她們不僅是朋友更是家人,一起學習,一起生活已然成為習慣,不僅是志同道合的"學習搭子",更是生活中彼此照顧的摯友。李欣作為寢室長,心思細膩,總會在寢室常備感冒藥,以備不時之需。她們互相關心、彼此牽掛,總是為過生日的小伙伴準備驚喜,滿滿的"儀式感"。
高強度的學習難免會疲勞,她們也有自己的放松之法。張利勤喜歡運動、攝影,所以四人常會相約去球場打羽毛球,從而緩解學習壓力。李欣喜歡跳舞,享受在汗水中釋放壓力的感覺。王維微喜歡音樂,她們也會在某個閑適的周六,在操場上聽聽飛揚音樂社帶來的歌曲,聊聊最近的學習與生活。
祝春娜認為,真正能讓她們放松的并不是某項娛樂活動,而是能夠在一起做同一件事。對于未來,王維微認為,相信自己的選擇,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堅定腳下的路,一定能撥開前方的霧。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