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太平湖特大橋,國內跨度最大的高速鐵路多塔矮塔斜拉橋;九華山站,體現“蓮花佛國 九華圣境”的莊嚴美麗;黃山西站,采用“云海之景、奇松之門”的設計理念,展示“黃山四絕”……隨著池黃高鐵開通于4月26日正式開通,新建的太平湖特大橋、九華山站、黃山西站也正式啟用。日前,大皖新聞記者打卡了“兩站一橋”。
太平湖特大橋:
致力于“不讓污水流入太平湖”
太平湖特大橋位于太平湖風景名勝區和國家濕地公園內,是全線唯一控制性工程,全長926.1米,三座橋塔高47.23米,采用多塔矮塔斜拉橋結構形式,兩個主跨長度均達到228米,是國內跨度最大的高速鐵路多塔矮塔斜拉橋。
中鐵建大橋局池黃項目經理高強介紹,為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項目采用鋼便橋快速施工,使用攔污帶隔離施工區域,采用泥漿循環凈化系統,并制定水污染專項措施等源頭設計方案,致力于“不讓一滴污水流入太平湖”。大橋位在施工中,最大水深為43米,“克服了深水、陡坡、裸巖、零污染以及無法使用大型水上施工設備等困難。”
據介紹,施工過程中采取”先堰后樁“法,即采用圍堰兼做鉆孔平臺的方式,不僅提高了圍堰利用率,避免鉆孔平臺的重復搭設,同時也最大限度上減輕了施工作業對湖水的影響。建設方還在鋼棧橋一側設計安裝了雨水污水收集槽,使雨水、污水流進污水處理站,減少污染,獲得國家授權專利。
九華山站
盡顯“蓮花佛國 九華圣境”
九華山站站場路基全長1.8千米,建設規模為3臺7線,站房面積1.5萬平方米。中鐵十局池黃鐵路站前二標一分部經理孔亞雄說,所有填料無土顆粒,全部由花崗巖加工成A組料和級配碎石填筑,根據沉降監測結果顯示,路基本體基本0沉降。
孔亞雄介紹,“站房整體框架采用金色鋁板體現佛光普世的建筑意向,屋檐下的金色檁條、六根金柱及豎向金屬格柵,與中部蓮花及廣場蓮花相呼應,充分體現了‘蓮花佛國 九華圣境’。”
據了解,九華山站的開通,將連通天柱山、九華山、黃山及太平湖等眾多旅游景點,形成旅游產業鏈,并將吸引廣大游客,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黃山西站
距離黃山風景區最近的高鐵站
黃山西站坐落于黃山北門18公里處的五古村落興村,與太平湖、九華山遙相相望。中鐵電氣化局聯合體池黃鐵路站項目經理歐利平介紹說,站房采用“云海之景、奇松之門”的設計理念,充分融入黃山四絕“奇松、云海、飛瀑、怪石”的著名景觀,融入黃山地區的名山、名湖、名茶的人文元素,與黃山地區郁郁蔥蔥的生態美景相得益彰。
“通過層疊的屋頂構型,展現似云、似霧、似松、似瀑的建筑造型,使建筑整體展現舒展大氣,又充滿開放包容的站房形象。”歐利平說,中心呈現出的形態宛如一襲縈繞山巒的云海,契合黃山區獨特的時代風采。“我們希望將黃山西站打造為具有黃山文化、代表黃山形象的標志性建筑。”
來自中鐵上海設計院的黃山西站項目負責人秦明鳳說,黃山西站是距離風景區最近的一座高鐵站。黃山西站的開通,將使黃山市的高鐵站增至九座,為黃山區旅游業的發展創造新的機遇,同時還將給黃山市的交通便利性帶來極大提升,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方式。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于源綺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