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4月16日,大皖新聞記者來到淮南市八公山區丁家山,看到昔日千瘡百孔的山體,如今經過當地政府進行環境修復后,已變成淮南市人防應急疏散基地和當地居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
丁家山位于淮南八公山國家地質公園東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有多家采石場亂采濫挖,礦山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形成了高陡的巖壁邊坡,廢石、棄渣堆積于開采平臺上,無防護設施。2000年前后,采石場關停后,千瘡百孔的丁家山也造成視覺污染。
4月16日,大皖新聞記者前往丁家山探訪,剛從二通道路下來,就看到一條新修的柏油路,沿著柏油路走沒多遠,淮南市國防動員辦公室在路邊立的指示牌格外顯眼,上面寫著“淮南市人防應急疏散基地(大丁山)”。山腳下的土地經過平整后,分區域種植了很多樹木,并建了一些人防設施與標識。
記者沿著山坡一條小路走到山頂,看到有一棵根部直徑約半米寬的榆樹,五根樹干從根部生出,枝繁葉茂。榆樹四周地上鋪有石子、防滑布,建了雙杠、單杠等健身設施。
“自從采石場被修復后,每天早晨和傍晚,來這兒鍛煉的人特別多。”一名帶著孩子游玩的男子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過去開山炸石,采石場周圍灰塵很大,當地居民都遠離這兒,自從環境被修復后,這里的空氣好了,大家很愛來這里鍛煉。
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當地政府結合采石場周邊地形,通過危巖排險清理、土石方回填、場地平整、邊坡圍護、廢渣清運、植被恢復、裸露山體覆土及輔助工程等進行了綜合治理,恢復園林土地及其使用功能,消除了廢棄采石場內地質災害隱患以及視覺污染,并建成人防應急場所,有效改善和保護了地質環境,促進生態體系的良好發展。
“目前,丁家山的環境修復還在進一步完善中,旅游部門也計劃在這兒建成八公山風景區大丁山旅游綜合服務區。”淮南市八公山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丁家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得民心,順民意,消除了崩塌、滑坡及不穩定的邊坡帶來的威脅,可以有效地減輕或消除礦山地質災害對周邊居民的生命及財產的危害,消除視覺污染,切實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生態環境。
大皖新聞記者 張安浩 攝影報道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