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發布“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鎮徐洼村,北依舜耕山,南為開闊平地,西距楚壽春城遺址約15公里,是一處戰國晚期楚國的高等級大型墓地。因其歷史上多次被盜,地下文物安全面臨威脅,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2019年11月,國家文物局批準安徽省對武王墩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經考古調查、勘探確認,武王墩墓現保存有主墓(一號墓)、墓園、車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重要遺跡,整個墓園占地2100余畝。2020年至今,考古工作者重點對主墓(一號墓)進行了發掘。目前,已提取漆木器、青銅器等編號文物超過千件,包含青銅禮器、生活用器、漆木器、樂器、俑等珍貴文物。其中漆木器數量、種類都是空前的。現發現的大鼎粗測口徑超過88厘米,大于已知最大的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鑄客大鼎)。
據了解,武王墩墓是經科學發掘的迄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結構最復雜的大型楚國高等級墓葬,為研究戰國晚期楚國高等級陵墓制度,以及楚國東遷后的歷史文化,提供了系統性的考古資料。
一組圖帶你走進“考古中國”重大項目武王墩墓。
2020發掘前原貌(俯視上東)
2020發掘前原貌(鏡向西)
2020-9-8清表布方(俯視上北)
2021發掘區(鏡向南)
墓室上方封土剖面(鏡向南)
墓道上方封土版筑痕跡
一號墓開口
一號墓臺階局部
發掘至10米深
填土夯層與夯窩局部
.墓室布局
木槨室布局(周邊蓋板揭取后)
中心槨室第一層蓋板提取后
一號墓西室竹席揭取前
填土內出土木柄鐵鍤
臺階表面鋪設草蓆遺存
.封土內發現扇面
封土內發現扇面圖
.蓋板上的墨書文字(北中樂府割(蓋)十二)
銅鈁
.木俑首
槨室頂部竹蓆局部
槨室頂部竹蓆編織示意圖
工作照(吊裝槨頂蓋板)
工作照(提取脆弱文物)
工作照(填土夯層劃地層線)
大皖新聞綜合人民日報等報道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