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在壽縣城南30公里處,有一座四面筑堤的平原水庫,古名芍陂,今名安豐塘,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美譽。作為“春游江淮請您來”成員,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安豐塘正在“敞開雙臂”,歡迎四方游客的到來。
第一塘
壽縣安豐塘始建于公元前605年到公元前594年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比都江堰還早350年。古時候被譽為“天下第一塘”。春秋時期淮河一帶洪災頻發,楚國丞相孫叔敖主持治水,傾盡家資。歷時三載,修筑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水利工程——芍陂,它借淮河古道泄洪,筑陂塘灌溉農桑,造福淮河黎民,現在基本保存完好,并繼續造福當地百姓。芍陂之名,自唐至明,通常仍稱芍陂,有清以來,才號稱安豐塘。
作為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芍陂、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芍陂選址科學,工程布局合理。它的創建,為后期的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芍陂興建后,歷代都有修治,東漢王景、劉馥,晉劉頌,南北朝劉義欣,隋時趙軌,以及其后宋、元、明、清各代均有修竣。新中國成立以來,芍陂灌區人民對芍陂進行了綜合治理,溝通了淠河總干渠,引來了大別山區的佛子嶺、磨子潭、響洪甸3大水庫之水,成為淠史杭灌區一座中型反調水庫,蓄水1億立方米,灌溉面積67萬畝,“天下第一塘”之美譽名不虛傳。
“春游江淮請您來”一行成員在芍陂景區了解到,如今的安豐塘水域面積達5萬畝,灌溉著江淮大地63萬畝良田,由于安豐塘景區人文資源豐富,發展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當前,壽縣當地正在不斷擦亮“天下第一塘”的金字招牌,提升壽縣旅游的整體水平。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攝影報道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