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山水升金風光麗,和美東至春意濃。
陽春三月,滿目新綠,如黛群山綿延起伏,八百里皖江川流不息,以青山為底色、秀水為線條,堯舜之鄉這片江南深處的“秘境”,此刻,伴著春日的頌歌,游人如織,更加爛漫。
近年來,池州東至縣以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為抓手,緊緊圍繞“美麗風景、美妙聲音、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悅耳動聽醉美鄉村”的發展目標,進一步整合資源、放大效應、激發活力,文旅融合積厚成勢,一座面向長三角的旅游目的地正在拔節成長。
2023年該縣接待游客1231.2萬人次,同比增長20.25%。實現旅游總收入112.55億元,同比增長22.62%。
一項項數據攀高,一幅幅美景呈現,一批批打卡點走紅,一軸共富共美的畫卷正在山水風光中鋪展。
圖為東至縣城航拍一隅。
產業項目提質增效
“趁著陽光正好,帶上孩子在這里玩耍,美麗的風景和嶄新的設施讓人耳目一新,真是個好去處!”3月20日,東至縣堯渡鎮居民張先生帶著女兒在星空之城休閑賞景,燦爛的笑容綻放在游人的臉龐,明媚的風光帶給游客們舒適的體驗感。
據了解,“星空之城”景區是近年來東至縣文旅產業的破題開篇之作,位于堯東快速通道、天臺山路和澤潭湖交會形成的區域中心,是依托大青山國家氣象站所打造的集“天文科普、文化交流、親子休閑”等為一體的復合型研學基地,現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安徽省首個天文氣象研學基地。
近年來,東至縣著力聚焦文旅產業,謀劃一批具有帶動力、引領性的重點項目,縣委主要負責同志高頻調度,各職能部門協同推進,按照時間節點和進度要求,為項目建設精準“護航”,奮力跑出“加速度”。
“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推動了該縣文旅項目招商與建設步伐,屹立群山的東至,同樣也在眺望遠方。
圖為安徽省首個天文氣象研學基地——東至“星空之城”。
3月15日至17日,2024年長三角文旅惠民市集暨池州文旅產品洽談會在上海市舉行,東至縣文化和旅游局組織2家文旅企業參加了此次活動。
在池州文旅產品洽談會上,東至縣鄉村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與上亞中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就2024年的資源共享和游客互送達成了戰略合作意向并現場簽約,這一合作將推動東至與長三角之間旅游市場的互動和開發,為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該活動不僅展示了東至的文旅資源和優質產品,還為東至與長三角地區的旅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悉,東至縣著力推進重點項目攻堅,謀劃81個億元文旅項目,總投資230億元。堯渡河綠道、木塔黎痕紅色景區、飛地文旅創意產業園均已竣工運營。東籬湖文旅綜合開發項目游客服務中心完成封頂,“星空之城”天文研學基地已正式營業,東流老街文旅開發已完成民宿主體框架。2023年,該縣共完成文旅固定資產投資2.17億元。
一張藍圖抓到底。東至縣加強頂層設計,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的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出臺《關于推進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東至縣加快發展鄉村旅游行動方案(2023-2027)》《關于促進旅游民宿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文件。
“加快形成以東流為龍頭,長江、升金湖為門戶,堯東一體為核心,堯渡河為主線,花園全域為示范,南部山區紅色資源和特色資源散點布局、多點支撐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悅耳動聽醉美鄉村’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彰顯,建成皖江旅游帶休閑文化名縣。”明晰的規劃圖昭示著——東至,正蓄勢待發。
圖為東至縣花園鄉美果莊園民宿。
豐富業態激發活力
群山環繞,草木蔥蘢,漫步在東至縣花園鄉的鄉道上,微風吹拂,花香四溢,與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坐落在風景中的一棟棟民宿,催生了“美麗經濟”,也展現著鄉村旅游的勃勃生機。
2016年,在浙江創業的東至縣花園鄉人李耀乘著特色農旅產業發展東風,回到家鄉流轉1000余畝荒山,創辦安徽金灣生態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美果莊園民宿)。
在美果莊園,不僅有楊梅、桃形李、蘋果梨、獼猴桃等以四季水果采摘為主題的大型果園,還設有餐飲、山頂民宿、土火灶體驗、休閑垂釣等休閑旅游養生度假項目。2016年以來在種植管護、公司建設等方面,每年可帶動周邊村民務工增收20余萬元。
今年年初,李耀入選國家級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
“公司將始終堅持綠色有機的精致農業、高端農業發展之路,結合我縣全域旅游戰略布局,把家鄉建設得更好!”李耀信心滿滿。
民宿窗外秀美春色
以景引人念好山水經,以質留人走好共富路。東至用全域旅游的視角,聚焦細微之處,提升景觀風貌,做精鄉村旅游,讓游客獲得新鮮感與歸屬感,增強游客游覽與度假的精致體驗,從“逗留”到“宿留”。
結合東至特色經濟作物,涌現出美果莊園、香隅農旅融合示范園等鄉村旅游網紅打卡地。先后創建省市級休閑旅游示范點5個,省百佳鄉村旅游示范點2個,國家丙級民宿1家,池州市十佳民宿2家,強化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先后投入2481萬元,開工新建5個鄉村旅游項目。2023年,鄉村休閑旅游人次730.61萬,收入達12.41億元。
除了鄉村休閑業態起步,該縣文化研學成效初顯——與中科院雙古所合作,精心打造華龍洞遺址陳列館及科普中心,華龍洞本體保護項目已開工建設,完成周馥接官廳修繕布展,入選安徽省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獲評“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圍繞東流老街基礎設施及業態提升,成功創建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鎮。建成星空之城天文研學基地,研學業態提檔升級。
圖為學生到周馥接官廳開展研學旅行。
此外,紅色體驗業態提升——修繕皖贛特委舊址的紅色文保單位3處,黎痕紅色旅游景區入選“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打造木塔鄉大田村等紅色文化主題村5個,“緬懷先烈”紅軍偉績追念之旅入選安徽省文旅廳發布的紅色研學線路。第三屆“新時代?中國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巡禮”暨中國文旅融合創新峰會上榮獲“中國最佳紅色文化旅游名縣”和“中國最佳生態康養旅游名縣”殊榮。
眼下,東至文旅融合新業態不斷激活產業發展新動能,正成為該縣文旅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
圖為中國鶴湖——升金湖。
文旅融合持續增流
千年文脈,弦歌不絕。
30萬年前的華龍洞遺址;堯舜傳說遺留下的堯渡河、舜耕山;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曾在東流種菊吟詩,現有陶公祠;宋代詩人梅堯臣曾任至德縣令,留有梅城;南宋的“關子鈔版”……
紅色文化、長江文化、陶公文化、古人類文化、匈奴文化、民俗文化、回民文化在東至交融。
東至在傳承新生中流轉出新的魅力,猶如酒香彌漫,引來游客豪飲。深厚的歷史底蘊和人文情懷,為東至的好山好水注入了豐富的內涵,不斷擦亮文旅“金名片”。
——重點品牌加快打造,明確“悅耳動聽醉美鄉村”品牌定位,明晰“聆聽”系列文旅產品發展方向,陶公祠完成修繕及內部展陳改造提升,堯渡河山水田園休閑度假區項目、張溪鎮聯盟村升金湖科考研學基地項目即將開工建設。
圖為東至鄉村美景航拍。
——宣傳要素逐步完善,以樂在東至、游在東至、食在東至、購在東至為主題,評選“最美旅游打卡地”“最佳攝影點”、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建立東至縣旅游商品目錄庫,研發“六獸有禮”文創產品,東至祁源茶廠、源口生態旅游村等多地入選“尋祁紅前世今生 游水韻茶鄉”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宣傳活動亮點紛呈,相繼開展茶文化旅游季、紅色文化旅游季、菊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文旅活動100余場,舉辦飛地音樂節等夜間旅游活動93場,舉辦東至首個國家級賽事活動2023中國全民健身走(跑)大賽,四季文旅體活動體系日漸成熟。
風勁揚帆正當時,龍騰虎躍勇向前。
3月21日,東至縣召開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進一步明確思路,重點攻堅,吹響奮進號角。
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春天里,該縣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持續做精產品、做足特色、做優服務、做好生態、做強產業、做響品牌,大力推進全域旅游發展,不斷提升文旅綜合影響力、文旅產業競爭力、優質產品供給力和區域協同帶動力,奮力開創東至全域旅游新局面,為東至跨越式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文/施誠 圖/東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