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尊敬的乘客您好,我們現在有一個緊急情況需要您的幫助,13號車廂有一名乘客突然感到不適……”3月10日晚6點55分左右,在從上海虹橋開往合肥南的G7376次列車上,秦鳴蔚第一次聽到了這則緊急廣播。晚6點57分,當廣播第4次響起時,秦鳴蔚最終鼓起勇氣起身向13車廂跑去。
突發
秦鳴蔚就讀于安徽中醫藥大學康復治療學專業,是一名大一新生。“一開始沒想著過去,畢竟我才大一,也沒有醫師資格證,并未具備專業救治水平,貿然過去不太好,但當我聽到廣播接二連三響起,我意識到事情比較嚴重,暫時沒有醫護人員過去救治。”
救治前,乘客腹痛難忍,手指痙攣。
于是,從5號車出發的秦鳴蔚快速穿過一節節車廂,他緊張的同時也在想著辦法。秦鳴蔚回憶,突發身體不適的乘客是一位男青年,對方身子只有一點在椅子上,面容痛苦,手指抽筋,呈雞爪狀。經詢問得知,他午飯后有多次嘔吐,腹部脹痛難忍,四肢麻木。
秦鳴蔚判斷對方是急性腸胃炎,便開始給從事臨床醫學工作的齊亞軍老師打視頻電話,介紹現場情況,請求專業幫助。在齊亞軍的指導下,秦鳴蔚給該乘客測了心率、體溫,進行腹部觸診,詢問排除了既往病史。
通過初步判斷,齊亞軍老師懷疑該乘客是嘔吐引起電解質紊亂,寒涼食物引起胃腸痙攣,囑咐乘客半臥位,停飲酸涼檸檬汁并飲用溫開水。在齊老師的建議指導下,秦鳴蔚對乘客實施中醫急救措施,包括對內關、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進行按壓。
經過救治,乘客的癥狀有所緩解,能坐起來說話。
幾分鐘后,看到乘客在救治下癥狀逐漸得到了緩解,秦鳴蔚的心才慢慢放松下來。“可以看到狀態真的是好多了,后面他自己能完全坐起來了,說話也清楚了,四肢麻木也有了很大緩解。”
勇氣
其實,現場的救治不到20分鐘,秦鳴蔚的后背卻汗濕了。“去的時候剛開始真的很忐忑,我害怕啊,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沒人上,我必須得上,所以才毅然決然去了。”秦鳴蔚說,當時看到乘客的癥狀,心里很不安,但為了對方的安危,只能鼓勵自己要平穩心態,并請求專業幫助。
到站后,乘客在家人的陪同下,到附近醫院進行了進一步診治。3月11日上午,齊亞軍與乘客家屬再次取得聯系得知乘客身體已無大礙,對方還特意感謝師生倆人的緊急救治。得知乘客身體無礙,齊亞軍和秦鳴蔚這才真的放下心來。
作為一名醫學生,秦鳴蔚經常參加學校的社團實踐活動,積累了不少的實操經驗,但這卻是他第一次在公共場所碰到這樣緊急的急救。“我在學院的華佗養生堂,學到了不少專業操作知識,血壓測量、脈搏、穴位針灸按摩都會教。”秦鳴蔚說,自己是新生,在社團呆了幾個月,沒想到在現實生活中就遇到這樣的緊急情況,自己還能有勇氣救人。
秦鳴蔚告訴記者,之所以有勇氣站出來,這和齊亞軍老師的言傳身教離不開。“老師給我們上課的時候,聽他講述過自己在高鐵、地鐵救人的經歷,我也就記下了。”秦鳴蔚說,這次和老師共同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是一次無比難忘的經歷。
安徽中醫藥大學2023級康復治療學專業秦鳴蔚。
秦鳴蔚從小就對中醫感興趣,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這次緊急救援更加堅定了他學習的決心。秦鳴蔚說今后會繼續用心學習專業知識,并想考中醫針灸推拿方向的研究生,繼續深造,爭取未來能成為一名醫務工作者。
傳承
“鳴蔚同學好樣的,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期待精進專業知識技能,成長進步更快!大一新生,難免害怕,但敢于站出來非常了不起!”齊亞軍這樣評價秦鳴蔚在高鐵上的救援經歷。齊亞軍平時也會帶學生們去社區做義診活動,學生們不僅看得多,也時常會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實操練習。
“在實訓平臺的練習讓他們手并不生疏,在這樣關鍵的時刻,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也要敢于出手。”齊亞軍常常告訴學生,老師能做到的事情,你們也可以,未來還會做得比老師更好。
齊亞軍在合肥西七里塘地鐵站用針灸救治乘客。
實際上,齊亞軍出手救人已經不是“新聞”了。前往杭州的高鐵上、合肥杏花公園里、合肥地鐵上,齊亞軍多次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救治了處于危險中的人。“算上這次,我這已經是第八次在公共場合救人了!”齊亞軍說。
“常見的突發情況,比如高熱驚厥、冠心病發作、急性心絞痛和低血糖等,我都遇到過。”齊亞軍說,每一次在外面的緊急救治對他來說也是一種考驗,因為沒有實驗室檢查,如果多次產生突發危急情況,風險也是很大的,好在這幾次的救治都很成功,是幸運的。
齊亞軍在外面救人的事跡也感染了一批批學生。在老師的影響下,學生中間也逐漸有人鼓起勇氣出手救人。“之前有個研究生也遇到突發情況,救了人,事后和我說,我還鼓勵他挺好的!”
齊亞軍表示,不管是醫務工作者還是醫學生,在關鍵時刻,當群眾有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會挺身而出。“能做多大的事情,這個不清楚,但至少要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盡量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讓他們有所緩解。”
大皖新聞記者 汪艷 (受訪者供圖)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