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1月29日,《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正式發(fā)布。值得關注的是,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得到強化,其中的選擇性考試成績,納入高考總成績,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
"選擇性考試成績"納入高考總成績
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根據其考試定位、性質和作用,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yè)以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重要依據;選擇性考試成績納入高考總成績,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
為什么要強化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制度?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介紹,是為了"引導學生認真學習每一門課程,避免嚴重偏科現象,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的選擇性考試科目,學生須根據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充分考慮自身興趣、志向、優(yōu)勢,自主科學合理選擇。
而高校針對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需要,通過規(guī)范合理設置招生錄取科目要求,提高選拔人才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通過合格性考試方可參加"選擇性考試"
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須參加學業(yè)水平考試合格性考試,高中階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條件的社會人員也可報名參加。普通高中在校生通過學校辦理合格性考試的報名手續(xù);高中階段其他在校生和符合條件的社會人員在戶籍所在地招生考試機構或指定的報名點辦理報名手續(xù)。
合格性考試科目中的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全省統一組織命題、考試、閱卷,統一公布成績,合格性考試中的其他科目全省統一制定要求,各市制定實施方案,學校依據規(guī)定組織考試。
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和"不合格"方式呈現。合格性考試各科成績合格,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yè)及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重要依據。普通高中應屆生只有通過合格性考試,方可參加該科目的選擇性考試。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同時也是普通高中學校課程管理和教學質量監(jiān)測的重要參考依據。
選擇性考試科目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學。
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有五個不同點
合格性考試與選擇性考試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區(qū)別:
一是考試目的不同。合格性考試的目的是檢查全體高中學生是否達到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基本學業(yè)要求,可以稱為"強化基礎";選擇性考試的目的則是在"強化基礎"的前提下,凸顯不同高中生在學業(yè)修習上的學科特長,可以稱為"突出個性"。
二是考試科目不同。合格性考試覆蓋國家課程方案規(guī)定的所有學習科目。選擇性考試是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yōu)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首選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再選2門,共計3門科目。
三是考試范圍不同。合格性考試范圍為各學科課程標準確定的必修內容;選擇性考試范圍為各學科課程標準確定的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
四是成績呈現不同。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以"合格"和"不合格"方式呈現。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成績以原始分呈現;再選科目成績以等級分呈現。
五是考試時間不同。合格性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學期末。成績不合格的應屆生可在高三第一學期(一般在9月份)再參加一次合格性考試。選擇性考試自2024年起實施,每年組織1次,時間緊隨統一高考進行。
考生院提醒盡量避免更換學科
普通高中應屆畢業(yè)生只有通過合格性考試,方可參加該科目的選擇性考試。普通高中應屆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物理、歷史均不合格,或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有三科及以上不合格的,不得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但可以參加高等職業(yè)院校分類考試招生等。
選擇性考試科目要結合自身興趣特長和優(yōu)勢、高校招生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辦學條件等進行科學合理確定。選擇性考試科目由學生在合格性考試結束后選擇,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高考報名結束后不可更改。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提醒:考生在選擇過程中,應慎重考慮。一是無論哪一學科的學習,隨著內容難度的增加,都可能會遇到困難,有時成績還會暫時下滑,這屬于正常現象;二是選科后,各學科就開始學習所選科目選擇性必修內容,如果一段時間后再更換學科,已經進行的課程很難補課。因此,建議學生選科時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征求家長、老師的意見,科學選擇,盡量避免更換學科。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