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繪寫壯美畫卷。2023年,安慶市大觀區緊緊圍繞“環保產業集聚地、現代物流新高地、智慧農業示范地,科技創新集成區、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全面綠色轉型樣板區、社會治理示范區”發展定位,“實力大觀、品質大觀、生態大觀、幸福大觀”奮斗目標,克難攻堅、加速奔跑,交出了一份“難中有為,干中有成,穩中有進”的良好答卷。
奮楫揚帆新征程。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大觀,堅定走好新時代大觀高質量發展新路,該區近日召開的人代會,明確表示2024年該區將在突出工業強區“主攻點”,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等七個方面全面發力。
大觀城區一隅。
老城換新貌,大觀正青春
大觀區,因境內名勝古跡大觀亭而冠名。作為古城安慶的始源之地,它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一度蔚為大觀。如今,走進大觀區,境內的古街古建,無不折射出該區在歷史文化名城安慶的特殊地位。
北正街的各種美食、工農街的濃濃煙火、玉琳路的喧鬧人流……曾是安慶人休閑娛樂的不二選擇,更是來客心中的“安慶之窗”、熱門打卡地。
如果說一個人要求生活的改變,需要一份新工作或是一所新房子;而當很多人追求生活的改變,則首選一個創業樂業的環境。
大觀老城之變,有大刀闊斧,也有靜水流深,在人們身邊悄然發生著變化。老小區、舊巷道,多日不見便以一種全新姿態重回公眾視線。據了解,2023年,大觀區投入2.34億元完成47個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改造,改造面積達230.7萬平方米,體量居全市第一?!案脑煲院蟮男^不僅基礎設施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居民‘一老一小’就醫、就餐、社交娛樂等都更加便利了?!睂τ谏磉叺淖兓?,石化路街道大湖片區居民金慶華非常贊!
湖濱、榮升、白云巷菜市場啟動建設,煥然一新的工農街、花亭菜市場投入運營 ,群眾菜籃子拎出了“ 幸福感”……
走進關岳廟街8棟附近的三官塘停車場,只見停車場地寬敞美觀,車輛有序地停放在車位內。這一年,大觀區實施便民停車行動,新建停車泊位4600個,居民停車更方便、出行更輕松。變化遠不止于此。 2023 年,大觀區建成“席地而坐”城市客廳示范區域,讓老城的人氣越來越旺。
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
“新引擎”蝶變,引領新發展
求新求變,難中有為。面對有效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土地要素緊缺等多重困難挑戰,2023年年初,大觀區從關鍵處落子、向最難處發力,以最強決心、最大力度打響皖河、海口、集賢關“三大片區”開發建設“開年第一仗”和“全年攻堅戰”。
依靠全區人民克難攻堅,2023年,大觀區完成皖河片區2.89平方公里及倉儲物流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啟動疏港道路、污水處理廠等項目土地報批手續。海口片區征收房屋2.38萬平方米、征地1007畝,觀城路、安寧路加快建設。集賢關片區累計征收土地2000余畝,獨立工礦區一期項目全面啟動建設,5.6萬平方米的十里標準化廠房(二期)主體工程即將封頂。
通過千方百計拓展空間,盤活低效閑置用地2062畝、處置批而未供用地577.5畝。使低效閑置用地和存量土地實現“點土成金”。引得投資110億元的中玻光伏新能源、投資10億元的白鰭豚水泥廠集賢時空文創園項目成功落戶,投資32億元的新普電氣一期投產達效。
菱湖,是人見人愛的城市客廳。每年夏日,800多年前引入的紅白蓮花依然滿目青翠。“宜城天塹”碑刻、“菱湖夜月”美景,“醒皖第一聲”、嚴鳳英大師風骨……這里承載了一代代安慶人的情愫與記憶。
如今的菱湖周邊,有200多個住宅小區、3個城市綜合體、2個特色街區,是城區人氣最旺、產業最全、生態最優、市民文化娛樂和休閑消費最重要的片區之一。為了將菱湖經濟圈打造成消費新地標,大觀區創新菱湖經濟圈“領導小組+創新委員會+項目公司”運營模式,成功簽約現代服務業、數字經濟等項目29個,盤活閑置樓宇資源8處,18個投產項目實現總營收超50億元。
通過發放汽車、文旅等消費券,舉辦菱湖國潮游園會、八佰伴美食節等系列活動,吸引客流200萬人次,帶動市場消費超10億元、大宗消費1.5億元。
除此之外,為使“新引擎”蝶變,大觀區通過聚焦安慶江海聯運樞紐建設,全力保障皖河新港一期項目,完成征遷簽約117戶、拆除面積1.5萬平方米,順利實現陸域349.2畝全線交地。
值得一提的是,大觀現代物流園成功獲批國家級示范物流園區,運用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園區管理和運營水平做法受到國家發改委肯定。在加快推進大觀現代物流園轉型升級過程中,國藥控股、三志物流主體結構已封頂,順豐速運、極兔速遞、順心捷達等物流企業成功入駐。如今,大觀跨境電商產業園不斷釋放產業集聚“洼地效應”,已入駐企業31家,全年跨境電商交易額超2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5%。
工業“主攻點”,產業新優勢
干中有成,穩中有進。2023年,大觀區二、三季度經濟運行排名在全省45個市轄區中分別列第6位、第4位,連續兩個季度獲全省投資“賽馬”激勵,入選安徽省制造業發展增速10快區。
據大觀區招商中心主任劉東東介紹,去年該區堅持產業興區、工業強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戰略機遇,持續性外聯老鄉,主動出擊,共招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項目 25個,總投資234.88億元,項目建設速度也不斷刷新紀錄。
開展“菱湖茶話”“宜企暢聊”政企對接活動是大觀區堅持“放”“管”并重、銳意改革創新的縮影之一。去年該區類似的活動已開展了 21 場次,“一口收辦”解決企業訴求548件。
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大觀,大觀區近日召開的人代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該區將全力抓好七個方面工作,即:突出工業強區“主攻點”,塑造產業發展新優勢;打好投資消費“組
合拳”,促進經濟發展新躍升;用好改革開放“關鍵招”,激發區域發展新活力;做足城市更新“大文章”,致力功能品質新提升;爭創鄉村振興“排頭兵”,實現“三農”工作新突破;走好綠色發展“主路徑”,邁上生態文明新臺階;織密民生保障“幸福網”,順應群眾生活新期盼。
據了解,為提升園區發展能級,大觀區將按照“一年大提升、三年大變樣、五年大跨越”的目標,全面提速“三大片區”開發建設。突出皖河片區“戰略支撐”,完成大觀經濟開發區移區和主導產業變更。
為使大項目帶動大配套、大配套促進大招商,該區將加快推進疏港道路、皖河片污水處理廠和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確保中玻光伏新能源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
做強海口片區“牽引帶動”,完善1.95平方公里長三角綠色農業產業園要素配套,啟動5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建設,引進配套產業企業不少于 5 家,力促柏兆記綠色食品等項目落地開工,全力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聚區。
通過做優集賢關片區“先行引領”,加快現有存量1000畝用地開發,招引工業及商業項目不少于10個。加速布局2.5產業,積極引進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完善智能制造產業園基礎設施,建成十里標準化廠房二期及五里路、集安路,加快推進安徽冠侯新材料、宜龍智能門窗等項目建設。
通過持續提升“菱湖經濟圈”發展質效的同時,聚焦集賢關、大觀亭、皖河口等區域,招引、實施一批彰顯大觀氣質的文旅項目,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生活空間。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通訊員 柯麗婷 胡求
編輯 許正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