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人才是第一資源。奮進中的安慶,正在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呼喚人才、渴求人才。
近年來,安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全面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創新提出“內搭平臺、外聯老鄉”戰略路徑,堅持精準施策、內培外引,打好“引、育、用、留”人才發展組合拳,不斷構筑現代化美好安慶建設的人才資源競爭優勢。
人才周啟動。
“宜”禮待才,安慶不變的承諾
安慶,尊師尚學、崇文重教,是一座歷史厚重的人文之城;安慶山清水秀、生態優良,是一座山水秀麗的生態之城;安慶兼容并蓄、機遇疊加,是一座潛力無限的活力之城。
當下安慶正處在蓄勢而發、大有可為的上升期、關鍵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視創新、重視人才。
在不久前召開的百名高校校(處)長安慶行活動簽約授牌儀式上,安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明月出席活動致辭時,真誠希望各類人才選擇安慶、加盟安慶、扎根安慶,在這片熱土上盡情釋放創新智慧和創業激情。
在安慶市第二屆“宜禮待才”人才周活動啟動儀式上,安慶市市長張君毅致辭時表示,安慶產業發展基礎雄厚,是聯動長三角和中部地區的區域重點城市,水陸空鐵立體交通方式齊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在此交會疊加,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全市經濟體量不斷壯大、發展質量不斷提升。
“宜禮待才”是安慶不變的承諾。張君毅表示,奮進中的安慶,正在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呼喚人才、渴求人才。誠邀各路英才來安慶高水平創業,成為安慶的城市合伙人,既實現自身抱負,又助力安慶振興。誠邀各路英才來安慶高品質生活,在安慶創造美好生活、暢享愜意人生,既身向安慶所往,更心為安慶所屬,全面提升生活幸福指數。誠邀各路英才來安慶高質量融入,談項目合作、話產業發展,為安慶增添人氣、帶來福氣。
市校合作。
“院士經濟”,鍛造發展新引擎
桐城市,有“院士之鄉”美譽。目前,桐城市已走出了20 余名中外院士,總量居全國前列。近年來,桐城市積極推進“院士之鄉”建設,加快聚集院士高端智力資源,努力鍛造高質量發展“院士經濟”。
據了解,當地出臺“ 院士政策十條”,支持鼓勵院士在桐建設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院士工作站、轉化科技成果項目、擔任特聘專家等,院士在桐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給予500 萬元經費補助。實行“研究院+產業基地”聯動模式,成立桐城市創新研究院,依托合肥工業大學(桐城)產業研發中心,加速推進總投資18 億元、占地462 畝的桐城院士科創園工程建設,打造集園區管理中心、科研辦公、科技孵化、會展中心、人才公寓、成果轉化等功能于一體的創業平臺和服務中心,提高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效率。桐城市現建有省級院士工作站2 個,桐城創新研究院、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等高能級平臺實現實體化運行,吸引聚集高層次人才100余人。
為暢通交流渠道,桐城市先后邀請徐南平院士、吳曼青院士、吳奇院士等十余位院士專家來桐講學,拓展干部、企業家思維和視野,為桐城發展建言獻策。在院士助力下,桐城中建材全球首條一窯八線光伏玻璃生產線成功引板,一舉創造七個“世界第一”。
為系牢鄉情紐帶,桐城市建立市-鎮-村三級院士聯絡服務專員制度,緊扣“老人、老宅、老師、老友”,常聯系、勤走動,以心換心、以情換情,搭建院士溝通交流平臺。
院士懇談會。
創新“打法”,集聚八方英才
桐城市打造“院士經濟”是安慶市重視人才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安慶市通過聚焦城市發展和產業升級需求,堅持精準施策、內培外引,打好“引、育、用、留”人才發展組合拳,積極打造一支總量大、結構優、素質高的人才隊伍。
據安慶市委組織部人才辦主任葉超介紹,通過優化政策供給,該市集成原有人才政策,出臺了“人才強市20條”,配套制定12 項操作細則,2023 年以來兌現各類人才獎補資金1432萬元。
近期,安慶市對標省4.0 版人才新政,在堅持有效做法的同時,適時對人才政策進行優化調整,制定出臺安慶市3.0 版人才政策,著眼打造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新政。
除此之外,通過強化平臺支撐,深化市校合作,先后赴中國藥科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開展“招才引智”高校院所行活動,掛牌成立人才工作站,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近百家高校院所開展政產學研合作。
2023 年,全市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1075 名、創新創業團隊162 個,入選省級重點人才項目數量12 個,獲批省級人才項目獎補資金489 萬元,入選項目數和獲批獎補資金均居全省前列。
為細化引才舉措,充分發揮在外老鄉資源優勢,市縣聯動開展3輪人才信息采集,建成人才大數據庫,共歸集信息120 萬余條,分領域、分層次建立安慶籍院士和知名專家、高校院所負責人和學科帶頭人、知名企業家等若干信息子庫。
據介紹,通過持續擦亮“院士之鄉”“宜禮待才”名片,聘請楊善林、陳鯨等14 名院士專家擔任招才引智大使,將在外人才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定期舉辦宜商大會、院士懇談會、“唱黃梅興安慶”圓桌會議、異地安慶商會會長聯席會議,承辦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暢談科技前沿、把脈產業發展。程京、彭壽、吳宜燦、徐南平、李亞棟等院士紛紛推動項目落地宜城,總投資額達177億元。
科創平臺。
精準服務,涵養人才生態
人才政策,是引才的第一步。政策兌現,則是留人的關鍵。
據了解,為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建立健全市級領導帶頭聯系、行業主管部門業務聯系、縣區全面聯系的分層分級人才服務體系。安慶市聘請城市發展顧問23 名、招才引智大使14名,梳理建立安慶籍院士、知名專家、企業家等重點聯系服務人才名冊,實行重要人才來宜信息日報制度。
為使服務鏈條有效延長,該市出臺落實“宜城優才卡”制度,推動“優才卡”市縣一體化,開發“人才碼”,構建人才服務聯盟,組建人才服務專員隊伍,吸引社會化力量參與,整合全市服務資源,努力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過程優質服務。
著眼人才安居關鍵事項,安慶最大規模人才公寓——秦潭教苑人才公寓已開工建設。該項目投資8000 余萬元,建成后將有560 套人才公寓可拎包入住。
安慶市還指導各縣(市、區)有序建設人才公寓,市縣聯動依托酒店、民宿和公寓,打造“青年客棧”,布局建設一批人才驛站、人才工作站,聚力打造人才服務矩陣。
得益于好政策的加持,目前,各領域優秀人才加速向安慶聚集。位于安慶高新區的安慶朗坤藥業研究院,集聚了一支由天津大學博士后王海勇、中科院博士岳永力組成的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短短幾年來,團隊研發出造影劑碘佛醇、抗癌藥LK001、降糖藥西格列汀等多種藥物。
“近年來,我切身感受到隨著安慶市人才政策的加持,我們企業享受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紅利,特別是宜城精英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的資金扶持以及宜城優才卡的發放,充分展現了安慶市濃厚的尊才、愛才、敬才氛圍,極大激發了我們團隊創新創造、干事創業的熱情。”安慶朗坤藥業研究院負責人饒經緯表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圖片均由安慶市委組織部人才辦提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