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網1月10日消息,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開展新一輪“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并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實施方案根據我省實際,對標長三角,提出23項具體指標及目標任務,其中“力爭實現建制村通雙車道及以上公路比例70%以上,具備條件的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100%,建制村公交通達率85%”等指標在全國處于先進水平。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面建成建管護運協調發展的農村公路交通體系,新改建農村公路1.5萬公里以上,力爭實現建制村通雙車道及以上公路比例70%以上,具備條件的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比例達到100%,四、五類橋梁及時處置率達到100%,具備條件的農村公路路面技術狀況自動化檢測率達到100%,建制村公交通達率達85%,經濟發展較好的市、縣和“四好農村路”示范市、縣主要發展指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公路發展總體水平達到全國前列。
實施方案提出,有序實施縣鄉公路升級改造、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含窄路基路面拓寬改造)及聯網路建設。通雙車道受限路段要根據地形、地貌、視距等因素靈活設置錯車道。推動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到2025年,基本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
實施方案提出,提升農村公路安全水平。扎實開展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秩序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危橋改造,持續深化農村公路“千燈萬帶”示范工程。整治平交路口4萬處,增設路側護欄1萬公里、交通標志10萬塊、減速帶2萬條。推廣農村公路災毀保險,開展農村公路下穿鐵路涵洞專項治理。提升農村交通安全應急保障和防災減災能力。
實施方案提出,“城鄉公交新增、更新的新能源或清潔能源車輛比例達到100%(應急車輛除外)”,“推動農村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到2027年,鄉鎮城鄉公交停車場站的充電設施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比例達到70%”,助力新能源汽車下鄉。
實施方案提出,因地制宜推動農村公路與特色產業、現代農業、鄉村旅游、民宿康養、資源開發、特色小鎮、電商物流等新業態融合發展,盤活路域資源,幫助農民創收增收。
實施方案提出,出“優先將精品示范村和省級中心村公路納入建設項目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特色的皖美農村路,提升公路整體品質,助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