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2023年,我看過最震撼的視頻,是工地上一位大哥為了200塊錢滾泥潭。
一張憨厚的、瘦的、面帶笑容的臉,你不知道他是誰,也不知道他為什么要滾泥潭,但在確認手機收到200塊錢之后,他沒有絲毫猶豫,放好手機,一路小跑就撲到泥水中。
男子為200元在泥潭打滾
他明知道周圍拍視頻的人都是看他笑話的,但為了生活,依然進入泥潭。
點贊最高的評論說:“這可能是他掙得最容易的錢!”
看了之后,非常感概。
他義無反顧搶進泥潭的那一瞬間,比任何偽裝成“情懷”的PUA都有力量——你們不用再勸我“往前走”了,是還能回頭咋的?
溫水煮了將軍夢,現實壓垮少年肩。
12月29日凌晨,孟羽童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 “內心圓滿,人間便無憾”,疑似回應董小姐。
但我內心希望她,一言不發,那樣更有力量。
2023“全劇終”(圖片來源于網絡)
2023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戰爭、地震、核污水、封鎖和反封鎖、圍繞太空的競賽。但有一件事,是很有力量的。
那就是年輕人正在重新解構這個世界,以他們各自擅長的方式。
年輕人自信、陽光和笑容(圖片來源:潛山新聞網)
董宇輝念了念“小作文”,就在一家公眾心目中的模范公司內部掀起軒然大波,背后是傳統公司治理結構和“飯圈文化”的格格不入,而前者已經在無數高手的手上打磨四百年了。
孟羽童的“斜杠青年”行徑,更是對傳統雇傭關系的挑戰。她和董小姐的爭論,無關金錢,也無關道德,是價值觀和價值觀的對撞。
董小姐說她“不會寫材料”,但真相可能是,她不一定寫不好,而是壓根就不想把時間浪費在研究如何寫材料上。
小孟是1998年的,小董則是1993年的。
在他們身后,被逼入墻角的00后已經在著手解構整個社會的消費結構。
他們不抽煙不喝酒,去老年食堂搶飯,還威脅打飯阿姨不能手抖;
他們拒絕“向上社交”飯局,休閑活動是“City Walk”;
俊男靚女披著軍大衣上街,女生甚至不買包包,據說深圳的市包是“奶茶外賣包”;
至于買房,看你一眼算我輸,年輕人的想法是攢夠錢就搬到養老院,沒事就跟老頭老太們一起下下棋;
送餐的外賣小哥(圖片來源:IC photo)
B站Up主“思想萬有引力”說:
“零零后憑借著這種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精神,正在瓦解40多年消費主義所建構的階層、意義和價值。(商家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屆年輕人不好忽悠。”
“反者道之動”。消費主義持續的壓力正在埋葬消費主義,方式是所有人都預料不到的。
站在2024年的開頭,所有人應該關注到這個重要的轉折點。
上世紀末,周星馳在《大話西游》中以插科打諢、無理取鬧解構《西游記》,所有的邊界都可以被破壞,但是情感必須真摯。以此為契機,一代人重構出他們的“三觀”。
如今,新一輪的“解構”出現了。當許多人對“內卷”的壓力感同身受之時,不妨看看跳出制度化競爭、玩出花樣的年輕人,而解構本身就是重新建構:
“你定你的規則,我過我的生活。”
年輕人在路邊擺攤
就像那位毅然躍入泥潭的大哥一樣,有人付錢,有人拍攝,有人嘲笑,有人在平臺觀看,但又誰能規定,是誰在取悅誰?
王小波說:“你要將生活過成你想要的樣子,不然你就會過成生活想要的樣子。”生活原本如此具有設計感,只是我們不自知。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凡人有凡人推動世界的方式,只是那種力量之大,細微到無法被感知。
據元新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