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11月10日上午,2023安徽秸稈暨畜禽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博覽會由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以“資源化利用,產業化發展”為主題。博覽會線上線下報名參展企業近千家,展出產品、技術、模式、裝備3000多個。
作為全國首家以政府層面組織的“兩利用”專業展會,安徽“秸博會”已成為安徽農業綠色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汪學軍在開幕式上介紹,安徽是農業大省,2022年糧食總產居全國第4位、肉蛋奶總產居全國第8位,每年農作物秸稈約4800萬噸、畜禽糞污約7700萬噸。近年來,安徽省委、省政府奮力打造“千億斤江淮糧倉”、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大力培育“兩利用”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全省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92%以上和82%以上,均高于全國水平,全省“兩利用”全產業鏈年產值約450億元。
據介紹,安徽秸博會已成功舉辦六屆,共簽約項目625個、總金額1224.4億元;已開工589個、投產264個,到位資金616億元,成為產業招商引資重要平臺。本屆秸博會共有153個重點簽約項目,總金額239.5億元,較上屆增加58.8億元、增幅達32.5%。“本屆秸博會簽約項目體量大。重點簽約項目5000萬元以上的有108個,其中,億元以上的82個、5億元以上的9個、10億元以上的3個。”汪學軍介紹,肉牛產業成為投資新熱點,簽約項目涉及“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的近50個、投資金額約80億元,分別占項目總數和簽約金額的三分之一。其次,秸稈高值化利用項目多,能源化、原料化利用項目簽約金額100多億元、占比接近50%。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