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大皖新聞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10月份以來,網友相繼反映,建議修復安慶歷史上皖省第一名勝“大觀亭”。記者10月16日獲悉,目前,安慶市正在積極開展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工作,安慶市發改委已原則同意總投資超3.5億元的安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大觀亭街區保護提升項目立項。 對于“大觀亭”原址復建的呼聲,當時回復時稱對“大觀亭”原址復建不提倡。
歷史資料照片
少數建筑得到保護,許多歷史建筑成了危房
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街區形成于漢代。千年文化底蘊讓“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慶的始源之地。是傳承“皖文化”的重要載體與精華所在。
這里還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策源地之一,也是近代工業文明起源地,還是中國六大傳統建筑“皖派建筑的搖籃。”
大觀亭,不單是一座名亭,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名勝古建筑群,更是一片游覽勝地的總稱。其中大觀亭素有皖省第一名勝美譽,可惜毀于上個世紀60年代。
2019年8月,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入選第一批安徽省歷史文化街區。為保護好街區,當地還特設了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專班辦公室。
4年過去了,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現狀如何呢?10月16日中午,記者繞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探訪時發現,除了少數建筑得到保護外,許多歷史建筑都成了危房,為防止人員靠近拉起了警戒線。
許多歷史建筑都成了危房,為防止人員靠近拉起了警戒線
為保護好街區,當地還特設了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專班辦公室
原址復建呼聲漸高,當地回復不提倡
10月份以來,網友相繼在網絡留言,建議修復安慶歷史上皖省第一名勝“大觀亭”。
對此,安慶市委高度重視,10月10日中共安慶市委辦公室專門回復。
回復中表示,大觀亭舊址位于大觀亭街60號,原主體建筑已毀,現僅存遺跡。根據《文物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不提倡原址復建已毀文物建筑。目前,安慶市正在積極開展大觀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工作,在保護街巷肌理和傳統建筑風貌基礎上,對部分老舊傳統民居、歷史建筑等進行修繕保護與更新,完善區域配套設施,著力開發具有復合功能的特色歷史文化街區,深入挖掘大觀亭悠久的歷史文化。
總投資超3億元的大觀亭街區保護提升項目已立項
記者10月16日獲悉,安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作出《安慶市發展改革委關于安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大觀亭街區保護提升項目項目建議書的批復》,為加快推進安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大觀亭街區保護提升,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經濟和社會的和諧共贏,原則同意安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大觀亭街區保護提升項目立項。
根據批復,安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大觀亭街區保護提升項目包括:修繕鄧石如讀書處等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45處約2.5萬平方米;大王廟街、月字街、墩頭坡、采菊巷、觀音街、觀音街南巷等歷史街巷保護修繕約2500米。歷史街巷立面整治約1.2萬平方米,增補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公共停車場等社區便民服務設施。建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等體驗設施,配套消防設施、環衛設施、照明設施、桿線下地、給排水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
批復顯示,該項目總投資35100萬元。資金來源為申請中央預算內資金及多渠道籌措。
大皖新聞記者 蔣六喬
編輯 張思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