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變化之中,當一些變化或變故足夠強烈,擊穿了我們的心理承受底線時,我們該如何自助如何求助呢?日前,華東地區心理援助與危機干預聯合演練在合肥舉行,這也是近年來在華東地區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心理危機干預演練。應激反應有哪些常見表現?親朋好友應該怎樣幫助當事人脫困?對此,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學術顧問李曉駟進行了解答。
應激反應的常見表現
“心理危機是當一個人面臨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親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災人禍等)時所出現的心理失衡狀態。”李曉駟表示,危機發生后,當事人通常會出現應激反應,即個體針對意識到的重大變化或者威脅,產生心身整體性的調適反應。
應激反應的常見表現有哪些呢?李曉駟介紹,急性應激反應包括心理反應和軀體癥狀。其中,心理反應包括恐懼、悲痛、失眠、噩夢、驚跳,情感麻木、無助、閃回、絕望,內疚、哭泣、注意困難,判斷失誤,以及會導致很多非理性行為。例如,因輕信傳言而排隊搶購的行為。軀體癥狀包括疲倦、嘔吐、眩暈、顫栗、發冷、磨牙、惡心,以及得不到醫學解釋的疼痛、盜汗、頭痛、噩夢等,甚至出現休克狀態。
嚴重的時候會出現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PTSD有三組大家耳熟能詳的癥狀:一是反復體驗到創傷性的事件,包括閃回、觸景生情、噩夢等;二是出現保護性的反應,如回避、遺忘、否認、非真實感、生活范圍縮小等;三是警覺性增高。創傷后應激障礙患者如果沒有及時得到藥物或心理上的干預,很可能會導致抑郁、物質濫用、記憶和認知問題,甚至有自殺的風險。
如何辨別心理防御機制
李曉駟介紹,危機事件尤其是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后,有兩種比較常見的情況:一種是當事人完全無力應對,情緒崩潰。這種情況下應立即尋求身邊人的幫助,避免處于無人陪伴的境地。通常情況下,有了可靠的親友陪伴,當事人可以宣泄情緒并得到物質與精神上的支持。
另外一種是當事人立即啟動某種心理防御機制,比如解離、否認、壓抑、合理化等,使自己表面上看起來尚無大礙,甚至可以從容應對。 但一段時間之后,負面情緒可能會鋪天蓋地而來,閃回、回避癥狀也陸續出現,此時當事人也應立即告知身邊親友,不要隱瞞自己的情況,并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機干預。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辨別這些心理防御機制呢?李曉駟介紹,解離是將自己的一部分認知或情感剝離出自己的意識范圍,比如解離性失憶等;否認是指歪曲顛倒事實,拒絕承認客觀上已經發生的事情,比如失去親人的人,堅稱親人并沒有死;壓抑是指將負面的情感壓抑到無意識中去,比如有些人對自己的愛人孩子有怨恨,但是自己不能接受這種感受,于是將它壓抑,最后自己也意識不到了;合理化是指通過理智層面的辯解來支撐自己的言行,比如,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閃回是指與創傷事件相關聯的一些畫面或者體驗,在清醒狀態下或夢境中反復出現,如車禍受害者,腦海里反復出現車禍現場的可怕畫面;回避則是主動回避一些可能引起創傷回憶的情境或刺激,比如經歷喪子之痛的人,會回避看到與自己孩子年貌相仿的人。
親朋好友是最重要的支持
李曉駟說,創傷性事件發生后,親朋好友是當事人最重要的支持資源,因此,他們提供的現實的和心理學意義上的支持,是幫助當事人度過困境的最重要力量。
比如,可以及時提供一切必要的幫助和保護,協助處理創傷事件的后續工作,并提供容身避難的場所、生活必需品、經濟上的支援,盡最大可能幫助當事人先度過眼下的難關。理解和共情當事人的痛苦,認識到該事件對當事人各個方面的影響,并從認知上給予正面的、積極的引導。注意觀察當事人的身體、心理健康狀況,如果發現持續性的情緒低落、言語減少、行動遲緩、思維變慢等現象,要考慮抑郁的可能性;若發現當事人用酗酒、濫用藥物等方式緩解痛苦,要及時幫助他(她)用更健康的方式替代,必要時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機干預。
可以進行心理危機干預
針對心理危機,專業的心理學工作者可以進行心理危機干預,即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技巧,對心理活動的方向、性質、強度和表現形態進行控制和調整,從而使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歸于正常。
李曉駟表示,心理危機干預的目的,一是防止過激行為,如自傷、自殺或攻擊行為的發生;二是促進交流,鼓勵當事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勵當事者的自信心和做出正確的自我評價,提出適當的建議,促進問題的解決;三是提供適當的醫療幫助,處理昏厥、情感休克或激動狀態。
心理危機干預的最低目標是在心理上幫助當事人解決危機,使其功能至少恢復到危機前水平;最高目標是提高當事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使其高于危機前的平衡狀態。
需要強調的是,危機事件發生后,若當事人睡眠、飲食節律紊亂,有嚴重的物質濫用情況,或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恐懼癥狀,甚至幻覺、妄想等嚴重的精神病性癥狀,必須盡快前往精神專科醫院就醫,以便及時得到干預。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安徽省精神衛生中心)設有兩路心理援助熱線0551-63666903/63616161,安排專業心理咨詢師全天候值守,求助者可撥打電話獲取幫助。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