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日前,黃山市民汪先生帶著幾個外地朋友到該市中心城區的屯溪河街玩,兜兜轉轉半天找不到停車的地方,很是頭疼。據了解,屯溪三江口區域,有屯溪老街、屯溪河街、黎陽文旅街,河對岸有外邊溪古街區,它們通過鎮海橋(原屯溪老大橋)、文峰橋等風貌古樸的特色橋梁連接,加上一江碧水蕩漾,這兒,堪稱黃山市中心城區最絕美最人文最有存在感的文化旅游勝地。但是,屯溪河街與老街片區的停車難,是長期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在旅游旺季時,老街周邊的延安路和濱江西路的外地自駕車多得停不下。
屯溪老街,旺季人車很多。(資料圖)
屯溪河街自去年10月開街后,已經成為本地市民和很多游客的打卡點,由于河街在當初的規劃設計時沒有地下停車場,該區域停車難問題,隨著河街開街變得更明顯。
大皖新聞記者走訪發現,該區域不僅停車難,現有的停車場收費都比較貴。濱江西路短時停車不貴,長時間停收費也不算少。
上圖為黃山市原中醫院地面停車場,收費不便宜。另,老街內有個停車場收費也不低。
上圖為中醫院停車場對面的停車場,收費更不便宜。
“停車太難了,經常在路上進退兩難,很影響做生意”。2月19日,屯溪河街的多名商戶都和大皖新聞記者聊了這個問題。該區域停車難問題一直是老街周邊區域商戶的心病,嚴重影響了文旅業態經營發展,很多老街、河街商家對此反映多次。游客到了老街、河街找車位就要半天,旅游體驗感也會受影響,這對屯溪河街片區的三江口城市核心文旅街區品牌打造將有制約。
屯溪濱江西路,老街附近。
停車難,怎么破?其實,黃山市有關部門早就在該區域規劃了多個停車場。
2020年底,大皖新聞記者就從黃山市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等單位獲知, 根據屯溪老街保護規劃,該區域周邊停車場有屯溪區公安分局搬遷后建一個立體停車場,屯溪老街楓樹巷地塊建一個地下停車場,教育局搬遷建一個立體停車場,屯溪老街旁邊華山徽宴建地下停車場,屯溪老街附近華山路一水廠要建大巴停車場。多個地上地下公共停車設施一旦建成,周邊停車難會得到極大改善,利好市民與游客。
該區域商家認為,這些規劃中的停車場應該加速建設,不能再拖了。其次,是降低現有停車場收費標準,突出其公益性。停車費少收一點,讓游客舒心,讓商家有獲得感。
屯溪延安路。
另外,多位商家還建議取消屯溪老街旁邊延安路的一側護欄,增加沿路的停車位。對濱江西路停車位由直停改為斜停,增加停車數量。延安路的教育局、屯溪四小、開放大學等公立機構,在雙休日和寒暑假、重要節假日,一律開放免費停車,把開放停車形成制度化。
旅游旺季時,黃山市曾開放過屯溪四小等停車位,深受好評。(資料圖)
屯溪鎮海橋和新安江。
新安江屯溪段,江面開闊,風景極好,特別是兩岸夜景亮化很好。但是,長期以來,這么好的景觀水域一直被閑置。黃山市民汪先生等建議,應該對鎮海橋也進行人文亮化(如投影郁達夫的老大橋詩篇等),同時開發三江口水域的游船項目,游船可大可小,甚至可以是烏篷船,但要有徽派特色,有地域文化的時尚感。在旺季時,游客可以從黎陽或陽湖、屯溪河街等處下江乘船,欣賞風景,品茶喝酒,聽曲散心。同時,游船起到兩岸的擺渡功能,有來有往,這樣游客可以把車停在黎陽,可間接緩解游客在屯溪老街片區停車難焦慮。
屯溪三江口,江邊就是屯溪河街。
屯溪原花溪飯店地塊現狀。
此外,屯溪黎陽區域的原花溪飯店地塊,與屯溪老街一橋之隔,長期閑置,在沒有出讓之前,建議對地塊稍加平整,作為臨時車輛停放點。為了突出公益性,建議不收費,可以委托一家(市或屯溪區)國企單位代管,平時由城管綜管隊員維持秩序。
2月20日,黃山市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對屯溪老街(河街)區域停車問題也很重視,市政府負責人去年也曾實地調研,今年應該會有停車場項目實施。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