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大皖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大皖新聞訊 東淝河是江水入淮的必經之路,引江濟淮東淝閘樞紐位于東淝河與淮河交接處,是江淮溝通段的“最后一站”。北上的長江水到淮河后將“水分四路”,分別沿著沙潁河線、西淝河線、渦河線、淮水北調線,輸送到阜陽、淮南、宿州、蚌埠、淮北等6市28縣(區)。江水是如何經過最后一道樞紐奔流入淮的?日前,“江淮牽手千年夢圓——行走江淮運河”大型融媒體采訪團走進東淝閘樞紐,一探究竟。
船閘一期工程具備通航條件
位于淮南壽縣八公山鄉的東淝閘樞紐處于江淮溝通段的末端,被稱為引江濟淮的鳳尾工程,長江水在經過350里的長途跋涉后,在這里匯入淮河。記者在現場看到,碩大的船閘和節制閘已然成型,筆直的河道從中穿過,不遠處,寬闊而壯觀的淮河靜靜流淌。
引江濟淮東淝河閘樞紐一期船閘。
“這里就是江水進入淮河的交匯處。”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公司淮南建管處高級主管唐柱閂向記者介紹,從江水北送的角度來說,滾滾長江水翻越江淮分水嶺,穿過瓦埠湖,就是從這里浩浩蕩蕩進入淮河的。東淝河船閘是江淮溝通段的骨干控制工程,與東淝河老節制閘、新節制閘、老船閘共同組成了東淝閘樞紐工程。
“東淝閘樞紐一期船閘工程已經完工,去年12月30日完成試通水通航。”唐柱閂說。 和引江濟淮工程的其他船閘一樣,東淝河船閘也是“智能船閘”,可實現一鍵開合。在中控室,唐柱閂向記者展示如何一鍵開合,“既可以通過觸摸屏操作,也能通過手動處理操作,在屏幕上所有的閘閥門一覽無余,一鍵就能開閘關閘,非常智能化。”
不僅如此,通過大屏幕還能360度無死角地看到船閘運行的所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及時得到監控和處理,“可以說這里就是船閘的智慧大腦。”
二期船閘預計2024年完工
站在一期船閘上可以看到,不遠處就是東淝河閘樞紐二期船閘工程建設現場,一輛輛混凝土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機械隆隆作響,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二期船閘施工現場。
唐柱閂告訴記者,“目前,二期船閘主體工程已經完成投資的50%,正在進行上下閘首、邊墩等工程施工,整個船閘工程將于2024年8月全部完工。” 唐柱閂說,該工程設計最大通航船舶噸級為2000噸級,年過閘貨運量為3031.9萬噸。記者看到,東淝河二期船閘與已經試通水通航的一期船閘平行建造,未來將共用上下游引航道,雙線船閘合計每年過閘貨運量為5782.9萬噸,過往船舶通行效率將大大提升。
唐柱閂告訴記者,東淝河船閘閘室段長度280米,閘首口門及閘室凈寬23米。打開輸水閥門需要約7分鐘就能將水充滿閘室,由于是雙向通行,2000噸船舶可同時可以放行4條。“可以通過大小船只有機組合,提高通行能力。”唐柱閂說。此外,記者了解到,還計劃在東淝河船閘上閘首建設一個水上服務區,對過往船舶進行油量等補給。
超15米高閘室墻一次成型
東淝河船閘四面環水,建設難度可想而知。中交二航局引江濟淮東淝河閘項目部常務副總工俞瑋告訴記者,這里位置特殊、地質復雜、難度很大,”我們幾乎是在水中建設,可謂是‘多面環水’。”他表示,這里的上下游分別是東淝河和淮河,復雜多變的地質,對工程結構、基坑降水和支護安全影響巨大。
本報記者(右)在東淝河閘樞紐直播采訪。
“施工采取先圍合再排水再施工的辦法,利用遠程監控技術隨時觀察水位情況來排水。必須做好截滲,開挖降水井,保證基坑下處于干地進行安全施工。”俞瑋說,僅這一項施工前期準備就足足花了8個月。
據介紹,引江濟淮一期東淝河復線船閘施工過程中,獲得5項專利。其中,閘室墻澆筑高度超過15米,采用鋼筋混凝土塢式結構,整體移動模機一次澆筑成型,在安全控制、提升效益、解決質量通病方面成效顯著,被評為安徽省引江濟淮“十大亮點工程”。此外,由于項目位于東淝河水域,對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要求很高。
唐柱閂介紹,通航后,位于淮河中上游的船舶將直接通過江淮運河進入長江,江淮航運將直接溝通,使得航運里程大幅縮減,淮河流域往來長江上游方向、武漢方向的船只將直接通過江淮運河進入長江,相比經江蘇揚州附近再進入長江,可縮短航程400公里左右。
江水“四路北上”惠及皖北河南
位于淮河以北的江水北送段是引江濟淮工程的最后一段。為保護水質,引江濟淮主體工程西淝河線路不通航,它的主要任務是以供水為主,向安徽省淮北地區和河南省東南部的周口、商丘部分地區城鄉生活及工業生產供水,并且結合改善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區輸水沿線地區的農業灌溉補水和改善水生態環境。
其實早在2020年6月,引淮入亳段相機應急試調水運行,有效緩解了困擾亳州城區70多萬人的缺水問題,這相當于引江濟淮工程通水前的“過渡工程”:通過引入淮河支流西淝河和茨淮新河的水源,注入亳州城南的調蓄水庫,讓亳州人先喝上水質更好的地表水。而隨著引江濟淮工程全線試通水,長江水順著西淝河一路北上注入,亳州人真正喝上了清澈甘甜的長江水。
在引江濟淮江水北送段,長江水一路提升,逆流而上,分別在闞疃南泵站、西淝河北泵站、朱集泵站、龍德泵站經過四次提升,最終繼續北上流往河南省境內。長江水到淮河后分別沿著沙潁河線、西淝河線、渦河線、淮水北調線,輸送到阜陽、淮南、宿州、蚌埠、亳州、淮北6市28縣(區)。
如今,引江濟淮二期工程已經開工,建成后,到2035年可增加引江水量13.71億立方米,使引江濟淮工程多年平均引江水量達到33.03億立方米,可充分發揮引江濟淮工程整體的供水、灌溉作用,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網絡,改善淮河以北生態環境。
本次活動得到了江汽集團的大力支持,旗下作為“高價值出行方案服務商”的瑞風汽車,也派出了中高端公商務MPV-瑞風L6MAX負責全程保障。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