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亳州自古就有“藥都”之稱,中藥材產業是其中一張閃亮名片。今年前三季度,亳州市現代中醫藥產業規模達到了1451.1個億,同比增長6%。近日,安徽省委宣傳部“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團走進亳州,采訪亳州市堅持“以藥立市,以藥強市”,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全國中醫藥產業高地、中醫藥進入國際市場的“橋頭堡”的先進做法。
現代科技讓傳統藥材“濃縮”升級
亳州市中藥材以傳統的切片為主,炮制工藝多、患者服用麻煩,需要經過配藥、抓藥、泡藥、煎制等多重工序才能服用。為了讓傳統中藥材更好地走進百姓家庭、走向世界市場,亳州市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將傳統的重要飲片濃縮成中藥顆粒,讓配伍更精準、讓中藥更見效,讓患者飲用更方便。11月30日,“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團記者走進安徽天祥藥業有限公司制劑生產車間,感受中藥材的“濃縮”之變。
現代化車間里幾乎不用工人操作
現代化的生產車間里,不見工人,只見各種不同功能的不銹鋼容器,錯落有致地排列著,空氣中彌漫著淡淡藥香。“中藥配方顆粒是中藥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們公司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每年可消化中藥材1萬多噸。”該公司人事行政部經理冀鳳偉說。
據悉,這家公司2022年銷售收入7.52億元,累計納稅達2.54億元,是亳州市高新開發區納稅大戶。在遵循傳統中藥湯劑制備原則的基礎上,該公司積極探索采用現代工藝技術和裝備,持續研究中藥配方顆粒提取物生產、質控關鍵技術。
技術人員點擊鼠標,就能實現對生產流程的控制
采訪團走進該公司的電腦控制室,看見電子大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整個生產流程,技術人員輕輕點擊鼠標,就可以操控機器進行自動化生產。冀鳳偉介紹說:“十四五”期間,天祥藥業投資新建3萬噸中藥配方顆粒提取項目,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提取中藥材3萬噸,生產中藥配方顆粒3000噸,年產值可達30億元人民幣,解決就業1000人以上。目前,項目一期工程土建已經結束,正在進行設備調試及試生產。
天祥藥業只是亳州市現代中醫藥發展的一個代表,亳州市現在已經形成“種植、加工、提取、銷售”一條龍的現代化中藥全產業鏈。亳州積極推進企業向提取轉型,已經形成了以天祥藥業為代表的一批提取為主要業務的企業;他們依托當地中藥材資源配伍優勢,以配方顆粒+前提取為突破方向,積極跟蹤銀杏葉提取物(片、注射液)等以提取物為原料的化藥品種與相關企業共同開發申報相關品種,將品種放在亳州,壯大亳州植物提取物產業規模。
與此同時,為推動發展中成藥制造,亳州市積極引進大品種,加快產業布局,招引知名企業來亳州投資興業。僅2023年,就新引進藥品品種10個,累計已有59個藥品品種成功轉入亳州市生產,其中5個品種2022年產值過億或是新引入億元大品種。現如今,亳州市已擁有濟人藥業、雷允上藥業等一批擁有核心成藥品種的代表企業,正在積極推進雷允上億元新品種、修正藥業丸劑類大品種等轉入亳州。
“四化”服務讓現代中藥走向世界
為打造“世界中醫藥之都、全國中醫藥產業高地、中醫藥進入國際市場的‘橋頭堡’”這三張金字招牌,亳州市圍繞“拉長中醫藥全產業鏈的長度,拉寬大健康產業的寬度”,重點抓好“四化”。
藥材種植標準化,亳州市自主培育了中藥材種子種苗示范企業1家,規范化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2個,組培快繁種苗品種近50個,年生產能力達到600萬株。
醫藥制造集群化,亳州市是全國最大的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藥保健飲品生產基地,中藥飲片的產量占到了全國的1/4。
流通貿易國際化,亳州市是全球最大的中藥材交易中心,價格形成中心,業務覆蓋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健康養生多元化,亳州市已經形成了中藥、養生、醫療、旅游共融的特色中藥業態。
近年來,亳州市全面實施“六一戰略”,發展實現新突破。今年前三季度,亳州市經濟運行考核居全省第4位、皖北6市第1位。
“下一步,我們將緊盯‘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國有位置’目標要求,聚力抓發展,全力拼經濟,努力走出一條體現亳州特色,服務安徽全局的現代化之路。”亳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秦鳳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大皖新聞記者 張洪金
編輯 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