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早在2020年,大皖新聞曾報道壽縣“豆腐村”里豆腐非遺傳承人胡學兵父子傳承做豆腐的故事(點擊見詳細報道)引起了人們的興趣。3年過去了,“豆腐村”咋樣了?傳承數代的“豆腐家族”現在做的咋樣?12月7日,“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主題采訪團走進“豆腐村”進行探訪。
“豆腐村”緊挨古城 “豆腐家族”比比皆是
壽縣八公山鄉大泉村就在八公山腳下,當地村民介紹,村子就在古城邊上,離千年古城直線距離僅1200多米,這里被稱為“豆腐發祥地”“中國豆腐第一村”。走進村子,只見一條筆直的道路兩邊是古色古香的兩排建筑,建筑上關于豆腐店的匾額比比皆是。
走進34歲村民黃中寶的豆腐店,只見他老母親在燒著灶火,直徑1米3的大鐵鍋里,正熬著一鍋豆漿。“我們是用古法來做豆漿。”黃中寶說,他們只用村內的大泉泉水做豆腐,外地的水做出來的口感就不行。本地產的豆子用泉水泡好后,經過磨漿、煮漿、濾渣、點兌、成型等工藝后,才能做成純正的八公山豆腐。
“小時候我記得我們村幾乎家家做豆腐。”黃中寶說,他父親就做了60多年的豆腐,“到我已經是第三代了。”在他的記憶中,“豆腐家族”在村里比比皆是,像非遺傳承人胡學兵,已經是五代傳承了。
八公山鄉宣傳委員周喬楠介紹說,如今,“豆腐村”里有86戶人家,在堅持從事著豆腐行業。
從“豆腐村”到“豆腐鎮” 品牌進一步打響
在探訪中,記者獲悉,隨著豆腐品牌的打響,“豆腐村”旁已經打造成了一個“豆腐小鎮”。走進“豆腐小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全面反映豆腐文化的大型展廳,參觀完展廳,就進入一個體驗區,里面有各種豆腐制造的器具,游客可以體驗如何磨制豆腐。透過玻璃幕墻,還能全程參觀“豆腐小鎮”如何生產自己的品牌豆腐乳。
參觀體驗完后,就是該鎮通過深加工豆腐乳而形成的各種產品。很多產品經過深加工后,不再是不易保存的豆腐,而是一些附加值較高的產品。“例如我們開發的人參腐乳,因為加入了人參成份,所以營養價值更高。”現場工作人員說,一盒人參腐乳能賣450元,頗受人們歡迎。
前景:“豆腐村” 將發展精品旅游
八公山鄉宣傳委員周喬楠介紹說,現在“豆腐村”“豆腐小鎮”的工業手工業產值已達1.6億的規模,而僅手工業的產值也達到2100萬。近日,大泉村入選2023年度安徽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名單,成為安徽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中首批次確定的精品示范村建設單位。
下一步,政府部門將推進大泉村“豆腐小鎮”項目建設,突出抓好鄉村硬化、街道亮化、庭院美化及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水環境治理,利用好泉水資源,加強豆腐產業培育,整治豆腐小作坊,增添文化因素和文化氛圍,努力將中國豆腐村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特色名村。
“如今們在制定標準,提升大泉村豆腐文化的品質。”周喬楠說。并且,在豆腐文化基礎上打造出自己特色的旅游產品,努力推出“楚漢文化游”“豆腐尋根游”“鄉村體驗游”等一日游和二日游精品線路。
大皖新聞記者 向凱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