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一棵石榴樹只有果實值錢?不是的,還能加工成石榴汁、石榴酒,樹根能做成根雕工藝品,果園還能成為旅游景點……在淮北市烈山區烈山鎮榴園社區,當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石榴產業,讓石榴成為“搖錢樹”。
石榴小鎮的人“三句話不離石榴”
11月30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榴園社區。在山谷里,一個砌著“石榴小鎮”字樣的標志性建筑坐落在路邊。該建筑旁邊,是古色古香的“石榴紅了”鄉村振興館。一進館門,各種石榴產品琳瑯滿目:石榴汁、石榴酒、石榴文創產品、石榴根雕……
離鄉村振興館不遠處,萬畝石榴園坐落在山坡上?!傲駡@社區就是圍繞石榴出名的?!碑數匾淮迕裾f,“石榴小鎮”里,幾乎“三句話不離石榴”。
石榴成當地“搖錢樹”
“榴園社區土質是沙土質,而且水源較少,這反而適合石榴生長。”烈山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朱勇介紹,以前榴園社區因為水資源缺乏,一度成為落后的地區,后來社區因地制宜,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大力發展石榴產業,組織成立塔仙石榴專業合作聯社,擁有黨員13人、會員877人,服務農戶石榴種植面積達2萬余畝,在石榴盛果期,對石榴進行統一收購包裝銷售,授權塔山國家地理標志和綠色食品標志,每年幫助農戶銷售石榴1萬余噸,2023年合作社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3萬元。石榴品種和采摘期不同,當地通過冷藏保鮮,延長石榴上市時間,實現錯季銷售,2023年石榴產品總產值已突破1.2億元。
“石榴產業鏈”形成
朱勇表示,社區依靠石榴盤活了景區閑置資源。榴園社區作為四季榴園景區的核心區,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社區還積極做好節慶文章,舉辦地鍋雞美食文化節、石榴文化旅游節,承辦“長三角”自行車賽,通過活動吸引游客消費,2023年“五一”“十一”期間,接待游客33.7萬人次,帶動500余人就業,周邊石榴產品、地鍋雞餐飲店、零售攤點等其他營業收入突破900余萬元。此外,社區先后投資130萬元,與旅游公司合作,整合利用果蔬種植基地、石榴林、花卉苗圃、農耕用地200余畝,打造集耕讀研學、采摘娛樂、觀光休閑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旅融合基地。2023年以來,共接待社會各界研學旅行和社會實踐活動達5萬余人次,為社區集體分紅33萬元。
下一步,他們將持續謀劃打造水產養殖區、農產品加工區、特色文創館等研學設施,拓寬研學鏈條。
大皖新聞記者 向凱 攝影報道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