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蚌埠一對夫婦用“愛心剪”義務理發33年

大皖新聞訊 在蚌埠市龍子湖區東升街道的兩站小區,有這樣一對殘疾夫婦——丈夫黃來義,二級肢體殘疾;妻子王艷,二級聽力殘疾。作為小區居民,夫妻倆在1990年,開了一間小理發店。雖然身有殘疾,可夫婦倆卻為周邊老人和殘疾人義務理發超1萬人次,僅是剃頭刀就用壞了20多把。用他們的話來說,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要為別人撐把傘。就這樣,夫妻倆用一把“愛心剪”,義務理發33年,撐起一片“愛心天”。

愛心萌芽:相助鄰居后聯手走上公益路

黃來義少年時遭遇意外,左腿高位截肢,評定為二級肢體殘疾,換上假肢后,日常生活十分不便;妻子王艷因一場大病造成神經性損傷,需要常年佩戴助聽器。

1989年的冬天,黃來義的老鄰居吳大爺腿部跌斷無法行走,因為無法出門,頭發好久沒有打理,家人找了好幾個理發師,但因為單獨為吳大爺一人理發,路遠,都不愿來。黃來義看在眼里,想到曾經的自己,心里酸酸的,從此以后他開始自學理發,主動攬下了為吳大爺理發的活,他的技術和善良,受到了吳大爺的稱贊。因為這件事,讓他感覺到自己也可以幫助有困難的鄰居,能將自己的手藝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他感到十分快樂。

黃來義在理發店為顧客理發

1990年,夫妻倆開起了一家小理發店。一把剪刀、一個推子、一塊圍布、一面鏡子……對于社區里的居民收費一直是2至3元,今年起漲了價也不過是8至10元,同時,夫妻倆還為社區里行動不便的老人定期上門理發。用力所能及的事溫暖著身邊的人。

堅守歲月:33年助人為樂不停歇

10月16日下午,大皖新聞記者來到位于蚌埠市龍子湖區東升街道的兩站小區,黃來義經營的理發店正在營業中,黃來義介紹,由于目前兩站地區這里的人流量已經大為下降,妻子外出打工有一年時間了,理發店目前每天只經營半天時間,來的都是老顧客。采訪中,前來理發的老董是社區居民,經常在黃來義的理發店剪頭發,他表示:“老黃的手藝好,收費又低,我經常在這里理發。”給老董理完發,黃來義帶上理發工具,又來到了藥材站宿舍76歲的陳啟方的家里,因為陳老行動不便,黃來義經常上門為他理發。“他總是這樣幫助我,他自己腿腳也不方便,還得來給我理發。”陳啟方笑著說道。

黃來義為陳啟方老人上門理發

執著奉獻:只要身體還能動,就會堅持下去

蚌埠市龍子湖區東升街道兩站社區副書記李茜茜向記者介紹,兩站小區屬于老舊小區,居民里行動不便、獨自生活的老年人居多,社區為此建立了志愿者隊伍,每個月都會舉辦志愿活動來幫助他們。“黃來義每次都會積極參加活動,其實他自己也是屬于需要幫助的人,但是他總是會去樂意幫助其他人。”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在30多年的時間里,黃來義都會風雨無阻,按時上門為需要的居民義剪。粗略算來,夫妻倆已經義務理發1萬多人次。

采訪中,黃來義向大皖新聞記者表示,這條路他會一直走下去,只要身體還能動,理發店和社區公益他都會一直堅持下去,這些力所能及又能幫助他人的事情,他都會繼續做下去。

大皖新聞記者 李勇 通訊員 李果兒 張夢冉

編輯 陶娜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走近市井“老行當” | 理發師曹玉要:老式燙發、修面 帶來“回憶殺”

在合肥市廬陽區逍遙津街道拱辰社區,就“藏”著這樣一家老式理發店,燙發、剪發、修面,都是店主曹玉要的“拿手活”。不過,現在來修面的顧客越來越少了,更沒有年輕人學習修面,這讓曹玉要覺得有些可惜。

她雙腿殘疾 卻已愛心義剪14年

14年來,周麗麗不僅為周邊家庭困難的老人、留守兒童愛心義剪,每個月還會固定兩、三次到丈夫的老家義剪。現在,她每年平均理發超過6500人次。14年來,共理發近10萬人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澳门| 东兰县| 鱼台县| 都昌县| 大埔县| 左云县| 彰化市| 隆昌县| 峨山| 柘城县| 德格县| 霍城县| 青海省| 韶山市| 沂水县| 岐山县| 兴隆县| 中山市| 龙游县| 尉犁县| 宜州市| 海门市| 邯郸县| 黄龙县| 封丘县| 洪雅县| 阳城县| 九龙城区| 陕西省| 徐闻县| 芒康县| 西乌珠穆沁旗| 武胜县| 年辖:市辖区| 自治县| 乐安县| 武义县| 长宁县| 东方市| 永宁县|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