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近年來,宿州市搶抓數實融合發展新機遇,大力實施“5G+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傳統產業改造工程,深入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數字賦能使制造業加速轉型,傳統的制造業生產模式正悄然改變,推動“宿州制造”向“宿州智造”躍升。
宿州好風光。
打造平臺,強化數字賦能
2023年6月,《宿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3-2025年)》發布,《方案》明確,到2025年,實現全市重點行業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規模以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全覆蓋,全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進入全省前列,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水平顯著提升。
宿州市聚焦綠色食品、輕紡鞋服、家居建材、機械電子等傳統產業領域,深入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宿州市積極打造服務平臺體系,強化數字賦能。推動工業企業對接使用羚羊平臺,利用平臺開展線上評估診斷、發布應用需求,推動羚羊平臺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目前,全市已有2300余家工業企業入駐羚羊平臺,獲取軟件應用、金融對接、研發設計等服務。該平臺入駐行業企業160余家,接入300余臺生產設備實現上云賦能,提供ERP、MES、財務管理等應用服務,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生產管理水平。
同時,宿州市以企業生產流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目標,以企業數字化管理為主要內容,建設重點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雪龍纖維、阿里迅犀、驛品休閑、盈德服裝、光一輝包裝等企業已開展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
目前,宿州市已經培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案例2個,國家級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1個,建設東方果園、泰盛紙業、笑果飼料等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場景40余個;探索智能制造的標準化、模塊化、精準化的推廣路徑,積極打造一批標桿工廠和示范車間。目前,全市共有8家省級智能工廠、31家省級數字化車間。
安徽雪龍纖維科技有限公司是宿州市培育的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領航應用典型案例,該企業應用智能排產、數據采集、工藝管理、協同制造等數字化管理手段,用水、用電、用工等成本年均下降5%以上,產能年均提高10%,經濟效益年均增長15%,產品質量穩步提升。
同時,宿州市持續優化制造業數字化診斷服務,編制《宿州市數字化診斷工作實施方案》,啟動數字化采購意向招標工作,根據細分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遴選50余家服務商進入宿州市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資源池,梳理出1910個數字化軟件服務包應用企業名單。
安徽恒昌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設備。
數實融合,搶抓發展機遇
7月12日,2023中國互聯網大會·宿州站智能算力高端對話舉行。近年來,宿州市搶抓云計算、大數據“風口”,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全面提升和打造產業鏈和供應鏈,該市現已成為長三角區域最大的云計算數據中心、亞洲CG動畫集群渲染基地、中國量子通信五大節點城市之一、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寬帶中國”示范城市。
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腹地和淮海經濟協作區核心城市,宿州與合肥、蕪湖并列為我省三大智算中心城市,全力打造全國先進的算力節點,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算網協同生態。
該市瞄準云計算、大數據等產業,招引了騰訊、阿里、華為等1600余家云計算、大數據和智能制造企業落子布局,導航領域亞洲唯一虛擬全景測試實驗室落地宿州,已建成長三角區域建設標準最高、單體規模最大的大數據存儲和處理中心。安徽首個5G連片試驗區已成規模,構建完善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已具備形成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基地的基礎條件。
宿州市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新要求,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做深做實產業鏈強鏈延鏈補鏈工程,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后勁十足的工業經濟發展顯示出勃發的銳氣。
宿州市依托強大的數據和算力賦能,深入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立足現有工業基礎,大力推進“宿企登云”,深化“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建設,重點打造碭山梨產業、以TATA木門為領軍企業的綠色家居產業、以阿里巴巴迅犀制造為代表的服裝企業、以百麗鞋業為代表的鞋業、以符離集燒雞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等五大工業互聯網平臺,著力建設產業協同創新示范基地,聚力形成“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草木”蔥郁的工業互聯網“熱帶雨林”。
宿州TATA木門自動化生產線。
深化改革,聚焦畝均效益
作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宿州市通過“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方式,推進資源要素向綜合評價高的企業集聚。如今,以質量效益為標準的“畝均標尺”,正成為引領宿州經濟轉型升級的“指揮棒”和“風向標”。
“我們企業占地100畝,去年產值3億余元,實現稅收1500余萬元。”蕭縣華龍耐火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將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推出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創造更大的年產值,力爭畝均效益實現新突破。
在宿州市,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安徽頂元食品有限公司并購安徽吉之寶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在200余畝地上重新投產發展;總投資105億元的江蘇順風光電高性能光伏電池產業項目,讓“低效地”變成了“高產田”……
宿州市縱深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2022年度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畝均稅收10.35萬元,同比增長11.29%;畝均營收203.53萬元,同比增長9.05%。蕭縣2022年度“畝均論英雄”改革獲省政府督查激勵,全省“畝均論英雄”改革能力提升培訓暨現場會在蕭縣成功舉辦。
今年7月7日,宿州市“畝均論英雄”改革服務聯盟正式成立,為全省地市級首家。同時,宿州市持續推廣“畝均英雄貸”,全市共發放“畝均英雄貸”370筆,金額達52.97億元。
宿州市大力實施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2321”行動計劃,明確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和責任分工,定期調度,序時推進。2023年新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2個,省級綠色工廠4個,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4家,創新型中小企業99家。新培育省級數字化車間10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2個、首批次新材料2個、省級新產品3個、省級智能工廠1個、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家。
今年上半年,全市產值前五十強企業實現產值同比增長13.4%,占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的49.4%,上拉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5.5個百分點。其中馬鋼智信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同比增長102.3%,對全市工業總產值拉動作用明顯。綠色食品、板材家居、裝備制造等主導產業產值保持在增長區間。
大皖新聞記者 張濤 通訊員 黃元明 侯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