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淮晨報報道 近日,馬鞍山市交通局的一份公示引起了廣泛關注,當地提出,擬打造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織補都市圈軌道,服務城市主要客流走廊。記者梳理發現,全省已有少數城市開通了軌道交通線路,當前還有多地在開展軌道交通項目報批工作。這些地方的軌道交通夢能順利實現嗎?
馬鞍山擬建軌交1號線 全省多地有新動作
9月5日,馬鞍山市交通運輸局正在公示《馬鞍山市城市公共交通專項規劃(2023-2035年)》征求意見稿,公示期為1個月。值得一提的是,公示提出要打造城市中運量軌道交通線,這引起了不少當地市民的關注。
規劃預控1條城市中運量軌道交通走廊(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織補都市圈軌道,服務城市主要客流走廊。該線路沿線途經區域為中心城區、開發區、當涂縣城等;全長約23公里,其中高架段約8.7公里,設站17座。
其實,不止是馬鞍山,今年以來,全省多地正在開展新一輪地鐵建設規劃報批或前期研究工作。
今年4月中旬,在答復關于阜陽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的問題咨詢時,阜陽市發改委表示,“我市正在按照國家最新政策要求研究編制《阜陽市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同時統籌規劃全域軌道交通。我市正積極推動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各項前期工作,爭取項目早日獲批。”
8月初,蕪湖市住建局發布了蕪湖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及建設規劃(2024-2029年)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第一次公示。
線網規劃(修編)概況:遠景線網由8條線路組成,總長為300.2公里。其中,建設規劃(2024-2029年)提出:建設規劃包括2號線二期和3號線工程。2號線二期線路全長16.31公里;3號線線路全長35.38公里。
8月中旬,《合肥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環評第二次公眾意見征詢》公布。其中提到,本期建設規劃擬建設5個項目,其中2個新建項目和3個延伸項目,線路總規模約115公里。
合肥軌道交通線網運送乘客已超13億人次
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全國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9743.5公里。而從全省范圍來看,目前開通了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城市并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市自2016年軌道交通1號線一、二期開通以來,目前已經開通了5條線路。9月11日,合肥軌道交通集團提供給記者的最新數據顯示,合肥軌道骨干線網已初步建成,運營里程達176公里,覆蓋了合肥所有主城區。
2023年以來,合肥軌道日均客流超100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為4月28日的148.94萬人次。截至目前,合肥軌道線網累計運送乘客突破13億人次。
令人期待的是,9月1日,合肥軌道交通2、3號線延長線正式啟動為期3個月的空載試運行,計劃今年底開通。當前,6號線、7號線、8號線一期等項目也在加快建設當中。
而蕪湖市是全省第二個開通軌道交通線路的城市。2021年11月、12月,蕪湖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一期相繼開通運營。截至2022年11月30日,運行總里程累計417.26萬公里,開行列車18.23萬次,正總客運量累計2446.79萬人次。
審批從嚴從緊之后多地“軌道交通夢”擱淺
不少人的印象當中,最近幾年,軌道交通建設的步伐越來越慢了。這背后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018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號,下稱“52號文”)。
“52號文”的明確,國家對城市軌道交通審批堅持從嚴從緊的原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除有軌電車外均應納入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并履行報批程序。
地鐵主要服務于城市中心城區和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地區,申報建設地鐵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30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30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300萬人以上。
引導輕軌有序發展,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應在150億元以上,地區生產總值在1500億元以上,市區常住人口在150萬人以上。
擬建地鐵、輕軌線路初期客運強度分別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0.4萬人次,遠期客流規模分別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次以上、1萬人次以上。以上申報條件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按程序適時調整。
以馬鞍山為例,當前就不具備申報條件。今年3月底,2022年馬鞍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統計公報透露,初步核算,2022年馬鞍山市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520.96億元;全市2022年末常住人口218.6萬人。
目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主要采用地方政府主導的投資模式,一個項目動輒需要投入百億資金,非常考驗城市的整體財政能力。這一關鍵一環,也讓地市顯得“力不從心”。
今年8月14日,有市民在網絡平臺咨詢,“宿州有無輕軌或云軌的建設目標或其他形式的符合城區常住人口的軌道交通建設目標?”
8月28日,宿州市政府給予了公開答復。這份答復稱,根據2021年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實施方案》,“十四五”時期不受理不具備條件的城市和一般地級市的首輪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報批。
“目前,我市經濟、財政、人口規模暫不滿足建設輕軌的要求,且屬于首輪上報建設規劃,國家發改委不予受理。”宿州市政府表示,下一步,宿州市軌道交通建設將視后續國家政策調整情況而定。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