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英雄兒女|楊萬友:生擒兩個美國兵

大皖新聞訊 7月4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趕赴亳州,到抗美援朝老戰士楊萬友家時,楊老剛從集市溜達回來。雖年近九旬,但他依然腰桿筆直,聲音洪亮。得知想采訪自己抗美援朝時的戰斗事跡時,楊老要求一定要讓他穿著入朝時的舊軍裝來講述這段故事。

躲避炮火有辦法

1951年,16歲的楊萬友響應祖國的號召,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訓練3個月后,跟隨大部隊來到朝鮮戰場并被編入某部當擔架員。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打響,在短短43天的時間里,在這塊僅有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中國人民志愿軍同美軍進行了一場“絞肉機式”攻防拉鋸。楊萬友記得,在上甘嶺,隨手抓把土就有數不清的彈片,一面紅旗上就有數百個彈孔,找不到一根半米長的樹枝,堅硬的石頭山也硬生生被削掉了2米高。

面對美軍的狂轟亂炸,楊萬友總結出了一套躲避方法:因為炮彈一般不會落在同一個彈坑,當前一處炮彈爆炸后,他就立刻跳向此處的彈坑,但也不能完全跳進坑中,否則就會被附近彈坑炸出的泥土給活生生埋掉。此外,面對敵機的機槍掃射,楊萬友總結的經驗是,當美軍飛機的一輪掃射結束掉轉機頭時,就需要立刻轉移,當看見機槍掃射噴射出的火焰再躲避就來不及了。因為飛機只能直線方向上射擊,躲避也要第一時間向射擊路徑兩側迅速轉移。雖然屢次從險境中逃生,但密集的轟炸,還是讓楊萬友的耳朵在戰斗中被震聾。

戰場上活捉敵人

在敵軍炮火的嚴密封鎖下,志愿軍的糧食和水嚴重供應不上。楊萬友和戰士們靠著堅強的意志,戰勝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楊萬友說:“上去三天餓三天,上去兩天餓兩天。在山頂上沒有水,喝尿你也喝不著,光知道嘴干,也不知道餓了。”

槍林彈雨下,楊萬友視死如歸,冒著敵人的炮火營救傷員;在夜幕的掩護下,潛入過敵方陣地,生擒了兩名美國兵,一男一女。楊萬友說:“站崗的美國兵當時走神了,我一個急箭步跳進坑道將他掀翻,把他的槍摟在懷里,給他胳膊反勒住后拿起拳頭砸了他兩拳,這才被我活捉了。后來我又在坑道里抓到美國的一個廣播宣傳員。”

正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的突出表現,楊萬友被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各記了一次三等功。

1957年春天,楊萬友退伍回到老家。在擔任村干部的幾十年里,他不忘軍人職責,嚴格教育子女,從未對組織提過要求。

70多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保家衛國的英雄贊歌。如今,山河已無恙,大地換新顏,英雄們寫就的精神史詩,如明燈般,一直照亮著后人前行的路。

大皖新聞記者 孫召軍 殷志強 攝影報道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唐县| 吴堡县| 龙门县| 垦利县| 镇平县| 屯昌县| 蓬莱市| 延川县| 永安市| 琼结县| 揭阳市| 大同市| 平原县| 湘潭县| 浦东新区| 庄浪县| 隆安县| 英山县| 古田县| 宁武县| 石嘴山市| 儋州市| 襄汾县| 称多县| 武清区| 平江县| 栾城县| 鹤壁市| 麻江县| 中西区| 临江市| 湛江市| 西平县| 湛江市| 洛宁县| 时尚| 拉萨市| 乐山市| 蕲春县| 兴海县| 莱西市|